地铁站旁垃圾成堆 西安国际港务区环境建设令人忧(2)
西王村一工地 扬尘四起路面坑坑洼洼
在西安市秦汉大道改扩建工程西王村搬迁改造项目指挥部对面,有一处工地,实施拆迁作业时,没有喷淋设施,车辆路过往往被喷“一身灰”。在草临路加油站上班的高女士,每次经过这里,都不得不将车窗关上,更让她不解的是,这条路也是秦汉大道的一部分,却坑坑洼洼,300多米的路上,数十个小坑,开车至此,既伤车也影响行车安全。
2016年11月29日,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西安市建设工地施工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指导图例》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建筑物拆除100%湿法作业。对建筑物实施拆除时,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抑制扬尘污染。”然而,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指挥部对面的拆迁工地时,施工机械正在实施拆迁作业,扬尘四起,现场没有看到喷淋设施。
记者来到指挥部了解情况,办公室门全部关着,没有工作人员在内。
地铁3号线新筑站旁 围墙村建筑垃圾成“墙”
建筑垃圾堆放在路边,渣土、砖块裸露未篷盖、有些则直接堆放在了道路上,这是记者在地铁3号线新筑站东侧的围墙村口看到的一幕。由于刚下过雨不久,路边还有积水,已被垃圾污染成绿色臭水,十米外都能闻到臭味。
这些建筑垃圾堆放三米多高,分布在围墙村入村口两边,蔓延至新筑站通往保税区站路边近30米,有的并未进行篷盖,有的覆盖网已经烂开破洞,除了渣土,还有许多废石料、砖块等。
“这些土堆放到这边很长时间了,我们家就紧挨着这些土堆,挺长时间了,一直没有人来处理。”围墙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平时家中窗户也不怎么打开,尤其刮风的时候,打开时间不久,窗台上便落下一层厚厚的尘土。
让堵心路不再堵心,让民心工程真正贴近民心,对于读者反映的这些问题,本报将持续关注。
◆采访手记
5公里路从2014年开工建设,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建成日期不仅依然遥遥无期,还将当年绿树成阴的道路变成了“泥水路”、“断头路”,给周边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市民造成了严重的出行困扰,甚至不得不乘坐“黑车”出行。而这样的“堵心路”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还有多条。没有任何公示牌的道路围挡施工,没有喷淋设施的拆迁工地,没有任何覆盖的建筑垃圾堆在路边,这样的行政效能不得不让人产生质疑?
而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区域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主动作为,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拆迁扬尘、建筑垃圾、延期路、断头路等,解决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使这些问题得以迅速解决,担当起服务人民群众的“五星级服务员”,为大西安建设肩负起追赶超越职责,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记者 高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