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百姓故事:一位七旬老人与手工虎头鞋的情缘
萌态十足的虎头鞋
纯手工做鞋, 在不少人眼中, 既浪费时间, 又耗费精力。已过七旬的白秀英却重新拾起针线, 一双双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在她的一双巧手下栩栩如生、 萌态十足。
今年73岁的白秀英,家住市区双拥大道石油小区,老伴儿是退休石油工人,五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五年前,白秀英偶然在街头看到有人卖虎头鞋,回家后就试着做了一双,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一有时间就琢磨着做鞋。
白秀英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的几十双虎头鞋
我年轻时一直做针线活儿,以前穿的鞋垫、布鞋都是自己做的。那时,不光自己穿,家里人也穿。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好了,我就没有再做。现在年纪大了,但做针线活儿的手艺还在。现在,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做双虎头鞋。白秀英说,过去做虎头鞋由于取材有限,一般都是用粗布做材料。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在审美方面也特别讲究,鞋面多为丝绸、缎子、条绒及各种现代布料。她有时候会特意挑选一些图案精美的糖果袋等材料做虎头鞋的鞋面。这样,原本有些土气的虎头鞋,看上去就更加现代和时尚了。
你看,手工虎头鞋虽然看起来小,但制作过程却不简单。先得做好鞋的大体轮廓,然后给鞋头的虎头上缝上鼻子、耳朵、眼睛,接着再绣眉毛、粘上胡须,很费功夫。白秀英一边用针线纳着只有巴掌大的鞋底,一边仔细地向记者讲解制作手工虎头鞋的一道道程序。虽然只是一双看似普通的虎头鞋,做工程序却相对复杂。白秀英说,一双地道的虎头鞋,必须全部手工缝制。但现在会做虎头鞋的人越来越少了,一般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才有这样的手艺。
家里的虎头鞋越做越多,没事的时候白秀英就把鞋拿到街上卖。我倒不是缺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拿出来摆个小摊儿,有人喜欢我也挺高兴的!白秀英笑着说,在过去,手工缝制的虎头鞋寓意着给孩子壮胆、辟邪,能保佑小孩子长命百岁。现在,大家都不太讲究这些了,但只要自己身体还行,她就愿意继续做下去。
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耐心学这个手艺,太可惜了!白秀英对此有点遗憾。但她告诉记者,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她非常愿意传授这门手艺。(记者 董新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