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201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观云识天
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是1960年由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主题的选择基本上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主题的选择主要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7世界气象日主题:“观云识天”:
今年的主题“观云识天”既与公众认知接近,又是大气研究中最基础性的难点问题之一。更好地认识云,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气环流的演变,促进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
与天气气候变化相比,观云识天尺度小却很重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对云的研究属于基础性、微观层面的工作,把它研究清楚,对于了解天气气候等宏观尺度的问题更有帮助。对于公众来说,云能直接看到,也更接近大众的认知,甚至没有云的时候还很想念。因此,观云识天是个很接地气儿的主题,从微观细节入手让公众认识整个大气环流的演变,这对他们认识自然更有帮助。
观云识天说起来容易,但实际研究工作却很不易,是目前人类认识自然和天气的难点。大气大范围的气压场、风场可以提前预报,但云什么时候生成、什么时候消散这种小尺度的复杂的物理过程,是大气研究领域最难的问题之一,需要非常深厚的气象学功底和先进的预报技术。
目前,气象部门对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云物理过程的数值模式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项目上。人工影响天气实际上就是影响云,通过人工干预云的演变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在这方面气象部门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的实施。云物理过程的研究,旨在将云生成消散的精细化过程预报模拟出来,将云的情况综合考虑到数值模拟中,使天气预报更加准确。
根据国家和气象部门的有关规划,“十三五”时期,对云的研究还将得到更大更持续的支持。
铜川气象局在全国地市级气象部门中唯一一家建成了全固态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图1)和移动风廓线雷达(图2),气象能力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