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铜川】科技创新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添动力

2017-03-23 08:19  铜川日报  字号:T|T

(通讯员 张冬)3月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5位电缆电线行业专家、教授组成的技术评审委员会,对陕西天马电缆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完成的“新型防鼠咬阻燃耐火环保电缆”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评价。专家们通过听取研究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现场查看、质疑评议、专家讨论等系列程序,认为该成果创新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式,认为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是新技术、新成果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创新才是企业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这是陕西天马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面对评审专家们说出的肺腑之言。

我市像陕西天马电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强化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呈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目前我市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正在培育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创新型企业正在成为我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基础不断夯实 科技创新展现新局面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首先要夯实基础。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强企战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等举措,全市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一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建立省、市各类科技研发平台13个,科技示范基地6个,科技型企业和民营科研机构达到88家,技工贸总收入突破6亿元。二是创新型成果推广及运用不断加快。全市1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65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市级科学技术奖,其中“低速电动车后驱动桥”“大樱桃以果蝇为主的病虫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盐酸多奈哌齐片研究”等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领域内重大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成为铜川科技创新的“亮丽名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6亿元。三是知识产权强企战略扎实推进。累计申请专利1256件,授权专利476件,年均增长30%以上,4家企业实施了全省知识产权贯标工作,2家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2300余万元。技术转移交易活跃,累计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亿元。四是省市重大科技专项投入持续加大。共组织实施中省重大科技专项49项,投入科技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科技项目建设资金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大樱桃产业链、陶瓷产业链、中医药产业链等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解决制约我市产业发展难题20项。方舟制药、东风车桥、铭帝铝业、兴盛德药业等一批科技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佼佼者。五是科技精准扶贫走在全省前列。组建了1个市级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4个区县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分团和15个科技精准扶贫专业工作队,选派208名科技特派员分配到全市208个贫困村,率先实现了全市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包扶全覆盖。

找准目标定位 实现追赶超越“二三四”

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始终抓住创新驱动促追赶超越这个“总开关”,以科技创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两个翻番”:即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2亿元,实现翻番。“三个进位”:即全社会RD投入年增加30%,科技成果转化量年增加20%,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年增加30%,在全省排名进位2-3名。“四个提升”:即累计建立各类研发平台30个,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建设铜川市统筹科技资源中心铜川分中心,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科技园区发展主导产业创新链5个,带动企业30家,园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建立创新型人才队伍,吸纳省市高级人才200名,创新型人才队伍发展得到显著提升。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追赶超越添动力

深化科技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环境。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深入贯彻中省创新政策,着力推进我市“一方案一规划一意见”的深入实施,即《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铜川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铜川市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各项措施,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组织实施中医药产业链、陶瓷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铝深加工产业链等重大科技项目。着力在铝产业专利导航和铝产品深加工、高性能水泥制品开发、电动车桥研发及产业化、中药精制颗粒饮片的研究与开发、耀州瓷泥料专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等重点课题取得较大进展,为支撑产业转型发展打牢基础。

加快成果转化,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较快的给予重奖。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研发、联合攻关或建立咨询服务机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加大成果推广转化力度,突出推进资源环境、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力度。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发挥科技进步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建立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到“十三五”末,累计实现转化科技成果100项,全面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牢固树立知识产权强企意识,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专利一站式服务,以提升专利申请、授权质量和水平为重点,加大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奖励、资助力度,鼓励企业、个人发明创造。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核心技术专利保护架构。要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质押融资、专利导航、专利行政执法检查等工作。到“十三五”末,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500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积极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建立科技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团队—小微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模式。至“十三五”末,建立创新创业团队30个、发展小微型科技企业60个、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形成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模式。

壮大科技园区,打造转型发展高地。科技园区是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围绕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及高新区技术企业培育,着力推进科技平台、产业联盟、星创天地、专家大院等建设,强化科技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抓好园区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在科技管理、人才引进、科技评价、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和产业集聚等方面不断完善优惠政策,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打造我市高新技术引领转型发展的新高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渭南】富平开展“保护母亲河---美丽中国梦”植树活动

    2017-03-22 22:00阅读

    “爱心助朝阳,世纪筑栋梁” —— “花之吻”集团对西安旅游职业中专贫困生的“爱心捐赠”活动

    2017-03-22 16:09阅读

    【安康】石泉:新春伊始代表“充电”忙

    2017-03-22 12:16阅读

    【咸阳】清理30余立方米无主垃圾 为创文增光添彩

    2017-03-21 20:01阅读

    省林业厅对咸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资格开展综合评定

    2017-03-21 12:13阅读

    陕西省旅游局督导检查西安咸阳旅游市场整治工作

    2017-03-21 17:54阅读

    【安康】白河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检查 47盒被没收

    2017-03-20 12: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