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咸阳】退休老人患脑出血笔耕不辍献余热 诗集捐全省图书馆

2017-03-27 08:02  咸阳日报  字号:T|T

刚从医院打完点滴,到了家一头埋进诗词稿。记者 吕聪 摄

嗜诗如命的老魏。 记者 吕聪 摄

(记者 吕聪 实习生 蒋路彤)常言道人过五十不学艺,而在秦都区长虹小区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之后嗜诗如命,即使患有脑出血,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写诗。不到十年时间,创作近400余首诗词,出了2本诗集。拿到自己著作,他风风火火赶往全省各市县图书馆免费捐赠。

魏志泉说,自从迷上了诗词,他的晚年生活充实很多,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也活出了自我的风采,能为社会奉献余热,很高兴。毕竟,这写诗、作词要比打麻将有意义的多。

3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魏志泉的家。刚在医院打完点滴的他,到家顾不上休息,一头埋在诗词稿里。老伴马秋芳打趣道:我家老头子爱诗已经走火入魔了。

马秋芳讲,老魏是个诗痴,每天出门接送孙女上放学路上会想诗,回了家拿起稿子就写诗。有时一家人正吃饭,老魏会突然冒出一句诗,就连晚上睡觉老魏说的梦话也是诗。话说这儿,魏志泉笑了,那咱不是好这一口么?其实,马秋芳是担心老魏的身体。2013年9月,魏志泉患脑出血6毫升,几年来,他还是笔耕不辍,甚至有点魔症了。

聊起他和诗词的渊源。魏志泉讲,他曾在淳化县政法系统供职,2006年退的休。上班时公务繁忙,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倒是退了休闲下来,人像丢了魂似的,一天天不知道干啥。直到一次偶然,魏志泉翻出自己退休之前在报刊、杂志发表的诗词。从小就爱诗词,以前工作忙没时间写诗,现在有了大把时间,为何不重拾自己的诗词梦?

从此,魏志泉踏上了少年好文老来成的诗生活晚途。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今,只他在《中国诗赋》、《诗词之友》等诗刊杂志上发表的诗、词、曲有300余首,参加全国、省、市诗词大赛获特等奖、金奖、银奖等数十次。眼下,魏志泉是省、市诗词学会会员,《咸阳诗刊》执行副主编,已出版《爷台山抒怀集》诗集,《爷台山欣韵集》完稿准备印刷。

记者翻阅《爷台山抒怀集》,上有诗词曲作品100多首,从满眼风光的《考察南雄有感》到《今日淳化》,从乡村果香树绿到城市霓虹炫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生活的各个角落。作品多以歌颂党和祖国、提倡积极健康生活为主。

吾本爷台一棵松,枝枝叶叶血凝成。千回追逝亲不见,万缕思魂梦泪盈。六载花甲心未静,八刊词赋念无终。墨投鸿谱承遗志,高唱雄歌颂炜英。这首《七律爷台追思》作为了《抒怀集》的开篇诗。魏志泉说,这也正是自己热衷诗词创作的原因和精神源泉。

据他介绍,其父亲曾参加爷台山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不幸牺牲,以爷台山为诗集命名既是为了缅怀父亲,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不能忘本。小时候吃的百家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起来,如今老了,希望能用诗词佳作回报党和社会。

2012年底,魏志泉的第一本诗集《抒怀集》问世,首次印刷1000册,大部分诗集向全省120多个图书馆无偿捐赠,少部分他赠与了诗友,用以交流和探讨学习。魏志泉讲,待第二本诗集《欣韵集》出版,他还打算继续创作、出版《雅芳集》、《怡趣集》、《获奖入选作品集》等诗集3册,在有生之年实现七彩霞光五祯收的诗生活美梦。

原市作家协会主席杨焕亭曾评价:魏志泉的作品中有一种健康的创作姿态或者创作理念,这就是为了说话而写作,为了诉求而放歌,为了放飞心灵而赋诗。可魏志泉却说,他称不上是诗人,只是想过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灿烂晚年。

让养老变成享老,这是七旬老人魏志泉的文化养老之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交警发布清明节出行预警 这些高速路段易拥堵

    2017-03-26 09:59阅读

    20 0 0名建设者奋战宝鸡过境线 预计 6月底路基贯通

    2017-03-24 18:37阅读

    【汉中】老社工王新民的“苦辣酸甜”

    2017-03-24 12:21阅读

    【咸阳】玉泉东路施工 公交19路、21路25日起改道

    2017-03-23 20:00阅读

    西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贯彻落实娄勤俭在调研沣河治理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安排部署改进城市管理等工作

    2017-03-23 12:14阅读

    【安康】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17-03-22 20:00阅读

    【汉中】老人街头摔倒 城固税干挺身相助

    2017-03-22 12:2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