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2017年1—3月“渭南标杆”人物榜名单 其中个人15名

2017-03-27 12:06  渭南日报  字号:T|T

(记者牛纲)记者昨日从渭南市委“渭南标杆”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17年1—3月“渭南标杆”名单公布,其中集体2个、个人15名。

2017年,经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市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市工商联)党组和市属国有企业党委层层推荐,市委“渭南标杆”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逐一阅审各季度推荐资料,重点抽查,层层把关,评选产生了2017年1—3月“渭南标杆”集体2个,个人15名。在此基础上,市委“渭南标杆”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审核,并征询有关方面意见,初步确定了2017年一季度“渭南标杆”名单。

2017年1—3月“渭南标杆”2个集体标杆分别是渭南市社会福利院、渭南市公安交警支队高交大队西潼中队陕豫界执法站。2017年1—3月“渭南标杆”15个个人分别是华阴市华西镇焦镇村党总支书记刘许友、金钼化学分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樊建军、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电气室主任王海龙、潼关县公安交警大队民警张宏仓、渭南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赵俊龙、渭南市公路工程建设处技术组组长吴永军、白水县园艺站农艺师王小军、临渭区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李红、澄城县城关二小少先大队辅导员马侠、华阴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冉强、富平县公安局薛镇派出所所长米进锋、高新区胜利聋儿特教学校校长吕秋爱、合阳县同家庄镇雷家咀村群众雷金录、大荔县邮政局朝邑支局邮递员张东民和蒲城县志愿助残民生资源中心经理李小银。

一、标杆集体(2个)

渭南市社会福利院

“巾帼不让须眉”,在渭南市社会福利院,随处可见女同志工作的身影,她们以特有的温柔、善良和细致演绎着人生的风采和辉煌,把“爱心、细心、耐心和真心”贯穿在工作全过程,用无私奉献和凡人善举诠释着工作职责。让老人们坦然面对自然规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渭南市妇女联合会推荐)

渭南市公安交警支队高交大队西潼中队陕豫界执法站

陕西东大门的忠诚卫士。建站十余年来,主动适应高速交通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构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为主线,以规范执法、为民服务为核心,建设一支与形势任务要求相适应、与“东大门”新形象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适应的高素质队伍为目标,依据日均车流量6万余辆的新情况,采取网上网下“双控”巡逻模式,对辖区路面进行“无缝”管控,利用卡口视频监控对路面进行24小时网上巡逻,决不允许一辆“红眼”客车违规行驶,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推荐)

二、标杆个人(15名)

(一)、创业致富类(1名)

刘许友,华阴市华西镇焦镇村党总支书记。1999年至今,刘许友先后担任焦镇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凭借他果树技术的特长,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制定了“以土为本、市场引导、科技先导、调整结构,多经并进”的发展思路和“公司+农户”订单农业之路,创新成立了华阴市友诚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华阴市小麦良种繁育协会。(华阴市委宣传部推荐)

(二)科技创新类(2名)

樊建军,金钼化学分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省标准化专家,渭南市市管拔尖人才,荣获渭南市科技英才奖、渭南市“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及中国有色、陕西有色及金钼集团科技成果奖数十项。主持申报《酸盐预处理高品氨浸渣制备钼酸铵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被列为金钼集团2016重点科研项目。(市委组织部推荐)

王海龙,现任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电气室主任、工程师,先后荣获渭南市科技英才奖、陕西北人“十佳班组长”及“岗位能手”等称号。他先后申报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所有专利技术已应用到公司产品中,为渭南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市委组织部推荐)

(三)敬业奉献类(8名)

张宏仓,潼关县公安交警大队民警。28年坚守一线,2017年3月2日至6日,57岁的张宏仓雪中值守的照片成了“网红”。先后15次荣获各级先进个人或先进工作者,并荣获陕西省公安厅三级荣誉勋章。他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坚持和坚守,同样可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潼关县委宣传部推荐)

赵俊龙,中共党员,渭南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参加工作15年来,他以科室为家,吃住在院,凭着毅力和韧劲创立了康复病房,完善了渭南市康复基本项目,填补了空白,先后荣获渭南市五四奖章、青年科技奖,市三三人才,市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市级优秀党员、十佳医生,陕西省创优青年奖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荣誉。(市卫计局推荐)

吴永军,

渭南市公路工程建设处技术组组长。大学毕业后踏入渭南公路工程建设一线13年,1600公里坦荡通途,数十个公路及桥梁建设项目,吴永军以渭南公路建设一线的“工匠”,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血汗筑起大桥。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以技术攻关为着力点,以工地实际情况为依据,就地取材,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这些经受了实践检验的丰硕新成果,已被省交通厅推广至全省干线公路建设中。

(市交通局推荐)

王小军,白水县园艺站农艺师。作为土生土长的白水人,爱着苹果科技事业就像热爱家乡一样。二十多年来,他心系果业,始终不忘学习深造,肯学善钻,提高水平,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施苹果科技创新不松手。在全省率先提出果业基地认证,取得首家GLOBALGAP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2016年获得渭南市“百名实用型人才”称号。(白水县委宣传部推荐)

李红,临渭区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坚持把全馆的工作重心放到基层,积极创作文艺作品,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免费开放文化场馆,扎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和繁荣了临渭区群众文化事业,体现为民情怀。2016年,秦腔小戏《哎呀呀》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临渭区委宣传部推荐)

马侠,澄城县城关二小少先大队辅导员。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她不仅要做“活动型”的,更要成为“理论型”“经验型”的辅导员。担任大队辅导员十多年,以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各式各样的少先队活动,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家访调研,关注留守儿童;开展“1112”家校联手育英才工程。(澄城县委宣传部推荐)

冉强,华阴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从事审判工作13年来,共计审理各类案件600余件,随着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2014年共计结案76件;2015年共计结案74件,结案率为95%以上。除了数量,他更注重案件质量,案件评查中没有不合格案件,所办理案件无一信访案件发生,没有一起违法违纪现象及群众投诉现象,做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市委政法委推荐)

米进锋,富平县公安局薛镇派出所所长。从警15年来,他坚守忠诚信念,父母不幸双双离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但他依然冲锋在前,始终站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从一名草帽警察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公安干部,参与侦破公安部督办盗窃案等刑事案件1000余起,其中破获命案3起,批捕、劳教300余人,查处治安案件1000余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富平县委宣传部推荐)

(四)爱亲敬老类(1名)

吕秋爱,高新区胜利聋儿特教学校校长。以爱之名,奉献无声大爱的聋儿“妈妈”。她是一位聋儿的母亲,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学习,使自己的儿子走出了无声世界,十八年来吕秋爱耐心的康复着在校的所有听障儿童。用她的话说:“我不求桃李满天下,只在乎学生们的那一声含糊不清的校长妈妈……”(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推荐)

(五)助人为乐类(2名)

雷金录,合阳县同家庄镇雷家咀村群众。在渭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农民用自己不平凡的事迹博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食品收购员,但他经常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留给需要帮助的人。危急时刻,他不顾生命安危前去抢救受伤人员;缺粮食时,他把自己收获的1800斤小麦全部借给杨家庄一组队长薛徐有和薛三乾食用等等。三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合阳县委宣传部推荐)

张东民,大荔县邮政局朝邑支局邮递员。他像鸿雁,用瘦小的身躯,撑起平民邮路的一片天。可在母亲智障,双亲眼睛残疾,历经丧子之痛、贫穷和各种苦难,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奔走在崎岖的邮路上。遇有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为他们购买日常生活所用;有工作繁忙的年轻人,他为他们捎送网购快递、代缴手机、电话费等。他的邮袋是百宝箱,装满了他10多年对邮政路的赤诚之心,对乡里乡亲的帮衬之情。(大荔县委宣传部推荐)

(六)志愿者类(1名)

李小银,蒲城县志愿助残民生资源中心经理。她致力于助残志愿服务,她积极开展义卖活动,把所得全部用于社会困难家庭帮扶;她和她的团队还组织开展了居家托养活动,先后使78岁孤寡残疾老人赵学才、龙池七一村残疾兄妹、避难堡村身患癫痫病杰杰等20多家残疾贫困家庭得到资助,并通过产业帮扶改变了生活状态。(蒲城县委宣传部推荐)本报记者牛纲整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商洛】改陋习 树新风 扬正气 暖民心

    2017-03-27 10:21阅读

    响应市委号召 西安市教育局大力开展2017年义务植树活动

    2017-03-26 18:13阅读

    【宝鸡】渭河生态治理工程——抓质量抢工期更要保环境

    2017-03-24 18:22阅读

    团西安市委举行表彰“青年文明号”活动

    2017-03-24 10:32阅读

    【安康】全市防汛减灾警示教育宣传月暨深化河长制宣传活动启动

    2017-03-23 16:05阅读

    渭南市开展首届“最美纳税人”评选活动的公告

    2017-03-23 10:11阅读

    “爱心助朝阳,世纪筑栋梁” —— “花之吻”集团对西安旅游职业中专贫困生的“爱心捐赠”活动

    2017-03-22 16:0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