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绘就城乡美丽新画卷
乾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素描
3月的乾县,阳光和煦,万象更新。
大街小巷,村内村外,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扫地、捡拾、洒水、清运挥动手臂的清扫员,往来穿梭的环卫车辆,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绘就出乾县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美丽新画卷。
创新举措抓管理 城市形象大提升
去年11月,随着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上任,乾县把环境卫生整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多次召开安排会、推进会等各类会议,围绕薄弱环节、关键部位,持续深入开展整治活动,矢志打造净、亮、美的城市新形象。
对于乾县来说,提升城市容貌,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环卫作业质量。
过去,乾县环卫机械设备陈旧、落后。虽然努力提升市容环境,但仍与全县群众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提起环卫工作,乾县城管局副局长徐文庆有感而发。
1月,乾县以运作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为思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城区环卫作业交由桑德公司,实行市场化管理。
在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下,乾县城区增加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共计投入约830万元,增加新型机扫车4辆、洒水车3辆、垃圾收集车5辆、垃圾斗车50辆,以及各类垃圾回收设施。同时,把全县330名环卫工人转由桑德公司统一管理,将环卫工人工资由780元提高至1050元,极大地增强了环卫力量。
环卫市场化运作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硬件设备上的提升,还有清扫工艺、清运模式、人员管理上等方面的提升。谈起环卫工作,启迪桑德资源项目乾县分公司经理朱攀飞轻车熟路。
朱攀飞说,环卫市场化运作后,改善清运模式,采用全密闭新式垃圾收集车,有效降低垃圾在收集、转运过程中的二次落地等问题。优化人工机械作业结构,采取一系列先进方法,实现对城区151.4万平方米的保洁区域清扫全覆盖。增加清扫频次,有效提升环卫作业质量。
加强日常巡查管理,严格环卫作业考核督查,实行环卫管理人员分片巡查责任制。
1个多月的市场化运营,乾县环卫管理水平、作业能力、作业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实现由花钱养人到花钱买管理的转变,县城卫生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备受群众好评。
城市容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做的不只是环卫工作,还需要市容、交通等多方面工作的支持,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在市容管理方面,县城管局按照疏堵结合,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坚持主街道严禁、次街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管理标准,组织市管人员轮换上岗、倒班执勤,坚持日常整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车辆巡查与徒步督查相结合、分散管理与专人专管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容秩序进行精细化、常态化监管。
在交通治理方面,县交警大队大力实施文明交通、畅通乾州活动,在东大街、黉学街小学门前等多个路段、节点安装隔离护栏,规范交通秩序,缓解拥堵。完善城区道路标线12公里,重新施划停车位2796个,城区交通更加顺畅通行。在三眼桥等三个主要十字建成悬挂式电子警察红绿灯,实现主要街区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全覆盖。为民警配备一批电动车和照相机,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铁腕治乱,乾县彻底扭转城区交通环境混乱局面,城区环境整洁,道路通畅,车辆停放有序,群众交口称赞:路通了,灯亮了,乾县与西安和咸阳一样了。
环境整治强有力 农村旧貌换新颜
在乾县,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让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欠账太多,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直面农村环境问题,乾县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为着力点,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强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去年7月,城关街道办北仁村吹响环境综合整治的号角,成为乾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急先锋。
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伊始,街道办就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我们村群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人居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纷纷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中。北仁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峰高兴地说。
一时间,北仁村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热闹无比。
村民张忠志听闻村委会要将村子中心的壕沟回填改造成广场,主动将壕沟边上自家的牛棚拆移到别处。在外办厂的张文勇得知村里新建广场需要大树绿化,主动找到张振峰说:厂子里的大树随便挑,看上哪棵挖那棵!两名上了年纪的退休老干部,坚持每天义务开关路灯,并监督打扫中心广场卫生。
张振峰介绍,通过县财政支持、村民自筹、在外人士捐赠,北仁村共筹集到各类资金160多万,修建3座广场及各类运动场,添置一批健身器材,在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前放置垃圾桶,每周至少对村里垃圾进行2次清运。
半年多来,北仁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民居,各类运动场地和器材应有尽有,公园式的休闲绿地,一座美丽乡村赫然在目。
在北仁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乾县的其他村镇也在强力推进整治工作。
周城镇通过组装宣传车、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活动。董城村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目标责任书、张贴保洁监督《温馨提示》等,推动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向纵深延续。临平镇按照高标准、彻底整治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清理村内垃圾,清除门前三堆,拆除厕所,铲除房前屋后以及沿路杂草,树木等高刷白。
壕沟变成广场,垃圾丢到桶里,门前屋后净的很,现在的村子美,日子更美!北仁村84岁老人叶玉婷的评价简单形象,农村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
宣传教育建机制 卫生环境长保持
路上垃圾少了,交通也变得更加规范,大家欣喜之余思想上也发生了转变,美好的事物谁都都不愿去破坏,这就让环保工作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大道。 高庙巷个体经营户陈雪莹简单的几句话,体现乾县群众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欢迎态度,也折射出他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
建设的美丽城乡,就要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思想的根源解决环保问题,从措施的落实提升环境质量,人居环境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持久战!
巩固和提升整治成果,乾县打出一套组合拳。
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乾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标准》,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根据考核结果,对各镇办(三农服务中心)进行奖惩。同时,进一步修订保洁员人数及工资待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费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
大力整治过后,乾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美丽的城乡环境,成为全县群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努力换回成效,环境正在持续变好,但存在的问题仍需要高度重视。
整治城乡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今年是乾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面貌提升年,总结不足,正视问题,乾县将城乡环境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路长制管理是乾县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创新举措。《关于推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路长制管理的通知》显示,全体县级领导为包抓路段路长,县级相关部门领导为副路长,将指导、协调各包抓单位解决难点问题,高质量快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实现城区内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管理有序、主街区三无的目标。
路长制管理的出台,真正将责任压到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肩上。
此外,乾县还相继出台《乾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乾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文件,进一步健全机制保障,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社会监督,严格管理考核,将全县城乡容貌提升工作推向新一轮高潮。
决不停步、决不收兵、决不罢休!这是乾县对打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决心!
现在,乾县上下正在撸起袖子真抓实干,决心用铁的手腕坚决整治脏乱差,努力为全县群众交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本报记者 郑苗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