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邂逅宝鸡教育
导演、编剧、演员……看到这几个词,还以为是哪个剧组在拍电影,谁都不会想到与校园有什么关系。然而,在宝鸡中小学的校园里这些词却频频出现,甚至还因此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其中的缘由,还得从微电影说起。
现 象
微电影步入校园
“演员就位,摄像师就位,预备开始……”日前,随着“导演”一声令下,陈仓区实验小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顽石变美玉》正
式开拍。“王老师:唐靖琪,你怎么现在才来,还淋成了这样?唐靖琪:王老师,对不起。我没坐上平常坐的那趟车,所以来晚了。又忘记带伞……”参演的“演员”神情到位、台词流畅,“摄像师”推拉摇移着镜头,用专业的技术捕捉着画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些导演、演员、摄像师竟是一群小学生。
微电影《大海里的星星》也是十里铺中学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在“首映”的时候,十里铺中学的学生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互相分享着新发现。“你看主演的镜头感真好,一招一式活脱脱就是个专业演员。”“这里面的‘小混混’也演得很像,看起来就不像好人。”……《我不后悔做自己》则是来自渭滨区烽火中学师生们拍摄的微电影,它是根据烽火中学学生的真实故事拍摄而成的。讲述的是留守少年沙波,学习成绩一般,但一直坚持默默做公益的事情。
……
节约用水、留守儿童、青春期……微电影渐渐步入我市中小学校园,师生们以 DV、手机、摄像机为工具,将校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搬到了屏幕上。
原 因
顺应“微时代”潮流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我们的生活正悄悄步入“微”时代,而我市中小学教育也顺应潮流,成了“微”时代的“弄潮儿”。“微电影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说起微电影进入校园的原因,陈仓区实验小学校长张晓莉说,单一的说教太枯燥、理论又太抽象,而微电影仅用三五分钟便可直观且生动地说明问题,非常适合学生的
身心特征。
个别学生上完厕所不冲,这是让陈仓区实验小学乃至不少学校校长、老师头疼的事。不过,陈仓区实验小学却巧解了这个难题。他们特意拍了一部时长仅三分钟的微电影。“微电影中的学生随手冲了厕所,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冲厕所不礼貌。”……看完电影,学生们不仅自己总结出了这样的道理,而且纷纷模仿微电影主角,养成了随手冲厕所的习惯。
心理教育一直是金台区十里铺中学的一块金字招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刘宝宁发现学校的心理教育形式有些单一,且多局限于辅导个别学生。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微电影,不仅可以解决心理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覆盖面窄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既亲身体验了过程,还受到了教育。为此,十里铺中学将微电影引入校园。“微电影是我们顺应潮流的一种尝试。”渭滨区烽火中学校长奚树强如是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手机、网络等风靡的时候,不少教育人采取了“堵”的策略,但效果并不佳。为此,微电影大潮来袭之时,我们没有“堵”,而是“疏堵结合”,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微电影来教育学生传播正能量。
收 获
微电影带来意外之喜
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市教育人将微电影引入校园的初衷其实只是顺应时代发展。没承想,微电影却给宝鸡教育带来了意外之喜。
意外之喜一:井喷式获奖。
2015年,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上,宝鸡市陈仓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原创的微电影《答卷》被评为十佳影片,这是陕西省唯一获此奖项的影片。
2016年,全国校外系统青少年微电影评展活动中,我市斩获八个大奖,其中陈仓高中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暖阳》,烽火中学学生拍摄的《我不后悔做自己》双双荣获高中组一等奖。陈仓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选送的《半袋栗子》、《乌鸦能喝到水吗》,千渭初中的《静待花开》,陈仓高中的《 Robot男孩》分获初中、高中组二等奖;千渭小学《迟到的爸爸》荣获小学组三等奖;陈仓区实验小学《最美实验小学人系列剧之守护天使》荣获小学组优秀奖,陈仓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意外之喜二:微电影成教书育人新平台。
十里铺中学学生王宝韬就是微电影的受益者。王宝韬原本成绩很一般,其他各方面也都很普通,有时候也不爱写作业。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微电影《大海里的星星》中的一个角色“小混混”。
“十几分钟的微电影,我只出现了几个镜头,所有镜头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十秒钟。但在拍摄过程中,我突然发觉,再不好好学习,我可能以后就是个‘小混混’。所以,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意外之喜三:拓宽教育人视野。
“我演微电影?不行,不行,你让我干啥都行,演员那事,咱一个教书的可办不到。”第一次听到演微电影,陈仓区实验小学教师史丽洁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演老奶奶?好啊!”当第二次听到要演微电影时,史丽洁一口答应了。
“微电影让我开窍了。”史丽洁道出了自己改变的原因。她说,“演微电影的时候,为了让人物角色更饱满,我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人物。演着演着,我突然想到,要是想让课堂更精彩、更直观,我也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啊。”
奚树强在采访最后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并不是唯一场所。传统教育模式让教育人整天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没有新的视野。而微电影则让教育人意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人也应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开阔视野,创新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