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董元超:一双巧手“编”富路

2017-03-28 10:26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刘利

紫薇花瓶、“福、禄、寿、喜”造型字、中国结、紫薇六角亭……在我市南郑县小南海风景区,花农董元超承包的的创意种植园里,造型各异的苗木精致而不失葱翠。一撮总价值不过几十元的紫薇苗木,经他一双巧手精心“整容”后,身价比普通苗木高出十余倍,有的卖价甚至高达几千元,成为董元超一家的增收法宝。

巧手编制紫薇树卖出几千元

3月23日,记者来到了董元超的创意种植园参观。远远望去,这里一片郁郁葱葱,除了一些常见苗木外,种植园里到处都是已经做好或者正在造型的紫薇花瓶和中国结。董元超告诉记者,他的种植园目前占地50亩,主要是做园艺造型用。作品中最让董元超得意的就属紫薇花瓶。“这些造型都是用紫薇的苗木像编花篮一样把它们编成一个中间镂空的花瓶形状。花瓶口正好是紫薇的树冠,花瓶底是紫薇的根,种在土里,‘瓶身’能存活自然生长,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超大花瓶里插满了花,特别好看。”他说。

董元超跟记者算起了一笔账,目前,市面上质量较好的紫薇条卖价才不过2元钱一根,而他的紫薇花瓶一般需要28到32根紫薇树,算上定型用的钢圈等物,一颗造型好的紫薇花瓶花费不足百元,售价却可以上千,如果造型好后再养上几年,其价值更是可以连翻好几翻。“其实,价钱高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门槛高,需要足够的技术和时间。比如,紫薇花瓶从育苗到完全成型,大概需要三年时间,造型字大概需要八年。但是一旦成规模,效益也是很可观的。”

2016年,仅紫薇花瓶一项,董元超一家增收约10万元。

几番尝试最终入行园艺造型

说起入行园艺造型,今年36岁的董元超挠挠头笑着说:“也算是机缘巧合吧。”董元超一家是南郑县法镇新店村人,父亲董恩全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00年,董恩全看中了离家较近的小南海风景区内一废弃果园,准备在这里继续种植果树,和儿子商量后,两人一拍即合。

2002年,从我市农校学习畜牧专业毕业后,董元超一心想回乡和父亲一起发展农业致富。随后,在家人的支持下,董元超在父亲的果园里养起了山羊,然而专业出身的他逐渐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果树几乎年年遭遇病虫害,此外,由于果园离水源太近,导致山羊寄生虫病严重,几年辛苦下来,一家人仅仅只能保本。

2006年,董元超说服父亲改变思路,发展苗木。很快,他们便在承包地里种上了紫薇树、桂花树、银杏树、七叶树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董元超尝到了甜头,但他不甘心就此止步。“2012年的时候,我发现四川和湖南有许多人做花柱和紫薇花瓶生意,而且销售火爆,但是汉中却从来没听说,我就想我能不能也来做这个。”说干就干,董元超马上从网上找来了一些学习资料琢磨,然而总是不得要领,这让他很着急。

2014年,几经波折,他终于联系上四川成都一家大型苗木公司,为了学技术,他不要工资,免费帮人打杂,自此才打开了这条致富门路。

未来希望能够做大做强

“学艺时,大师傅在编园艺的时候,只让我帮忙递东西,关键技术一点不透露,全靠自己观察研究。”董元超笑着说,经过20多天的学习,他破解了很多技术难题。

回到家后,他更是一点都不放松,马上一边上手实践,一边继续从网上学习。他说,“刚开始,为了做个花瓶大费周折,经常是做了拆、拆了做,非要做到自己满意。”正是这股子倔劲儿,董元超的技术越来越纯熟。这时,他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方形紫薇花瓶,瞄准商机后,他又开始尝试用紫薇树做方形花瓶造型,“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一直特别爱看的收藏节目,节目里说收藏界评价花瓶的价值有句话叫‘一方顶十圆’”。

如今,经董元超巧手编制出来的方形紫薇花瓶售价可以达到1500元以上,产品销往西安、甘肃平凉、河南焦作多地。未来,他说希望可以研究出更多的园艺样式,创立自己的品牌,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带动更多老乡一起发家致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安康】全市移民搬迁工作首季实现“开门红”

    2017-03-28 10:00阅读

    微电影邂逅宝鸡教育

    2017-03-27 18:20阅读

    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美丽西安港 千人绿色骑行”活动

    2017-03-27 11:28阅读

    太阳能手机充电站亮相西安 可24小时免费充电

    2017-03-25 10:47阅读

    这个季节,汉中已美成诗和远方

    2017-03-24 12:11阅读

    【宝鸡】家门口看病可报销了 36个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协议范围

    2017-03-23 18:30阅读

    【汉中】电商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7-03-23 12: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