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众筹既要监管也要自律 小 米
今年全国“两会”,互联网众筹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一些公益众筹项目也出现在宝鸡人的微信朋友圈,引起广泛关注。但在过去一年里,深圳“罗尔事件”等众筹平台上发生的乱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笔者认为,通过众筹平台,求助人能够快速募集善款,摆脱孤立无援的处境固然是好事,但同时必须强化监管,避免众筹平台沦为骗捐的温床。
公益众筹是把“双刃剑”。与传统的求助方式相比,众筹更为开放,通过互联网将求助者和爱心人士联系起来,对突遇困难的人,热心人士捐助的款项犹如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网上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可以唤起更多人的爱心和义举。然而,这种求助方式用好了事半功倍,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用不好,则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成为行骗的工具,严重损害社会诚信,践踏社会道义。
不可否认,通过众筹确有求助人在陷入困境后及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帮助。对于极个别故意“卖惨骗捐”的人,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严密的监管系统,对求助者的信息、受赠善款提取、流向等进行严格审核和实时监督,积极探索建立多维度、持续化的行业指导和评估,才能让网络众筹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在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众筹平台也应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水平,规范运行机制,尽量与医疗、社保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精准核对求助人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与各类合法的慈善组织携手,共同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