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组建招商“特种部队” 布局20个专业招商机构(6)
专家建议
做好产业配套环境
围绕新经济增长点招大商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研究中心主任冯根福表示:“西安市在招商引资上采取的动作瞅准了短板,抓住了要害。招商引资是西安经济追赶超越见效最快的方式”。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会长曾昭宁的认同。
冯根福坦言,最近这几年来,西安乃至陕西,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当前大西安建设处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调整存量;二是培育增量。近年来西安经济滞后,主要是在培育增量上进展不是很明显。未来要发展大西安,2020年GDP要过万亿,围绕这个目标就必须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做大总量。
“培育增量见效最快的就是招商引资,把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无论央企、民企都引到西安来。”冯根福指出,“西安经济发展对标成都,但不论是成都、武汉,还是杭州,西安不能简单地复制、模仿别人的发展路径,而是要围绕自身的既有优势和特点,在招商引资中完善自己的经济链条和产业布局。”
冯根福建议:“首先,西安在招商引资中应紧扣两点发力:一是紧扣如何做强做大西安现有的优势产业;二是紧扣如何培育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其次,招商引资出奇效需要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相结合。对业绩卓著的干部,除了提拔重用,还应该在经济上予以激励,重奖功臣。”
曾昭宁表示,西安应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要专业化招商、有针对性招商,招大商。曾昭宁说,招大商就要瞅准目标,把一个领域里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配套企业,一揽子都招进来。这对经济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曾昭宁强调,招大商就要着力做好产业的配套环境。大企业投资尤其看重产业的配套环境。西安曾有过失败的案例,招来的企业因为产业配套环境不好,最终又迁走了。
冯根福说,年初以来,王永康书记和上官吉庆市长多次亲自接待来考察的客商,两位党政一把手亲自推介西安的投资环境,他们也是“特种部队”中的一员。这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做法,给西安的党政干部带了一个好头。各开发区、各区县的党政一把手,也都应该在这种示范作用的带领下,身体力行、带动一片,形成人人尽责、凝心聚力的招商氛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