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毛体书法家为红色凤县赠送书法作品
由本报与凤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陕甘川宁四省区十六市媒体人暨中省文化名人“走进秦岭花谷,发现红色凤县”大型主题活动将于4月20日正式启动,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4月11日,陕西毛体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宝鸡毛体书法艺术分院院长宋天泉完成了“毛泽东给习仲勋书信”临摹本的创作,此作品将赠送给凤县“两当兵变”策源地纪念馆。
据了解,宋天泉在部队时曾从事党史、军史和战史研究,退伍后协助毛岸青、邵华、毛新宇整理领袖家史,近年来从事毛体书法研究。为了领会毛体书法的气质神采,把握毛体书法中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他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起草的上千万字的著作、指示、批示、电报、札记、题词、诗词等手稿,撰写了数十万字的学习体会,举办了三次个人书法作品展览,并整理编辑了《毛泽东自作诗词手迹目录》和《毛泽东信封手迹目录》等普及资料。他临摹的毛泽东电报手迹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采访中,宋天泉向记者展示了已经临摹好的“毛泽东给习仲勋书信”作品。整部书法作品分为九幅字,用红色边框分别装裱完成。书写内容选自1946年毛泽东就接应中原突围后的王震部队安全返回边区及打击胡宗南部队对边区的进犯等重要问题,接连给习仲勋亲笔写的九封信中的第二封信。宋天泉介绍,选择第二封信,是因为九封信中这一封信字数最多、战略部署最详尽。简短的五百多字,既清晰反映了一代伟人对错综复杂局势的准确判断和英明决策,也生动反映了危急时刻毛泽东对习仲勋同志的高度信任。宋天泉说:“凤县是以习仲勋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策划发起‘两当兵变’的发源地,红色文化积淀深厚。今年是‘两当兵变’85周年,恰逢凤县‘两当兵变’策源地纪念馆落成,因此将此封毛泽东亲笔、与宝鸡息息相关的信件临摹出来送给纪念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凤县红色历史、宝鸡红色历史,把毛体书法中传递的敢想敢干敢当敢为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本报记者胡红玲(本栏目相关稿件见今日三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