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时间隧道中的西域与大地神性
◎燎原
从2000年开始,红柯这匹黑马一路嘶鸣,以《西去的骑手》《生命树》《喀拉布风暴》《少女萨吾尔登》等十二部长篇及十部中短篇小说集800多万字构筑起“天山——关中丝路”系列文学世界。2016年5月至9月,其短篇小说集《奔马》、中篇小说集《复活的玛纳斯》、中短篇小说集《狼嗥》、散文集《绚烂与宁静》集体出征,如同旷野长风呼啸而来。
纵观红柯的写作,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他用十年的时间生活在新疆,继而在由此往后的三十年间,让读者在听一位陕西作家讲述新疆。
一位写作者非要前往新疆,才能成就自己的写作?答案肯定不是。那么他要去那里寻找什么?西域,既是一个让人心旌摇曳的大时空,更曾以一条马蹄开花的大道,与关陕之地相贯通。那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碑刻中,混合着异族语言命名的什伐赤、特勒骠、飒露紫,多年后时常在我眼前驰骋,它们往复在关中平原至西域葱岭的大道上。先后行走在那条道路上的,还有张骞,班固、班超兄弟……这似乎可以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的柳青以来,以书写黄土农耕文明而著称的陕西作家群,突然游离出红柯这样一个另类。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众多的陕西作家中,为何仅仅是红柯?是缘之于他“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家乡宝鸡,就位于那条大道的要津,还是缘之于其血液中强大而神秘的文化直觉?多年之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从唐人的心理意识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原大地无法容纳他们强悍的生命力,人们下意识地向往异域……唐人是率直的,没有宋朝人的理性眼光,他们凭直觉行事,往往比理性思维更有效”。这段话似乎正是他当年孤身西行的缘由;而这又更像是在说另外一个人——让人很难想到的是,作为小说家的红柯,心中的偶像却是李白!一个起源于西域,仗剑游走天下的独立人格标本;一位用直觉性思维,创造了语言奇迹的旷世天才。
那么,红柯在西域寻找到了什么呢?从题材上看,他的小说世界主要由新疆的生活构成,但其内核中却藏着一个时间隧道中的西域。西域给了他中原农耕文化之外的三重观念:大地敬畏,万物有灵,生命血性。基于当代社会全然相反的疯狂的自然资源掠夺,贪婪的财神崇拜,普遍的人格萎缩,其小说世界中的这三大元素,才在他的讲述中,直击读者的心窍。尤其让人惊异的是,这一世界的男人们无论保持着怎样的血性与强悍,甚至以与狼单挑的形式来复仇,但最终无不归服于万物有灵的大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