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希望更多人来感受宝鸡之美——访 《光明日报》 副刊编辑郭超
本报记者王星
受邀参加活动的《光明日报》副刊编辑郭超来到宝鸡,谈到对这座城市的印象,郭超用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八个字来概括。
郭超说,最早知道宝鸡,是小时候猜的谜语“凤凰——打一个城市名”。后来学了些地理知识,知道宝鸡地处秦岭脚下,那里有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法门寺。“虽是‘初行者’,但对这片土地却神往已久。”郭超告诉记者,当接到活动邀请后,他对这座城市进行了认真“补课”。宝鸡,古称陈仓,文化积淀深厚,素有“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的美称。宝鸡有宝,这里曾出土了国宝重器“何尊”,其青铜腹内所铸“余其宅兹中国”的铭文,是“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形式出现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3000余年。宝鸡是宝地,从周文王、周武王,到班固、班超,诸多历史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出,或者在此留下了惠泽后人的足迹。
自从事新闻工作后,郭超对《宝鸡日报》有了一些了解。他表示,作为陕西省一级报纸,它不断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纸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近期《宝鸡日报》推出的《文学周刊》令人眼前一亮,地域文化、名家访谈让其具有文化内涵和辨识度。
郭超说,这里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的故里,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和羌族文化交融,希望更多人能够亲临此地,体验宝鸡之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