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一个诗人的“寻秦”壮举——访天水日报社副总编辑、天水市作协主席王若冰
本报记者白麟
今年初,继《走进大秦岭》《渭河传》之后,甘肃天水诗人王若冰“大秦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汉江笔记》如期完成。至此,其“两河一山”“大秦岭文学”已经构成,也为他的诗意人生画上了一圈圆满的年轮。
早年以诗成名的王若冰,在人到中年之际,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身为秦人要为这个民族寻根问祖——于是,从2004年开始,他踏上宏伟的“寻秦”之路,风雨兼程,不改初心!当年即完成对绵延中国内陆160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的文化考察,2011年完成对渭河流域的文化考察,2014年完成对汉江的文化考察……艰辛的行走之外,在多达数百万字计的文史资料里,他寻觅渭河、汉江留在中国上万年历史中的依稀回声,追寻潜藏于秦岭深处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蛛丝马迹……
如今,身兼陕西省旅游文化顾问、宝鸡市文化旅游管委会文化顾问的王若冰,俨然成了半个陕西人,经常为陕西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出谋划策。说起这次活动,王若冰感慨万端:“秦岭里的古栈道、陈仓道……甚至每一条山沟沟里,都积淀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情,是活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天水宝鸡同根同源、亲如兄弟,我来宝鸡记不得多少回了,去凤县最少也有六七次了,2004年我就是从凤县开始大秦岭之行的。这次走进红色凤县,对我而言可算是又一次回归,也算是又一次出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