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碎娃也能玩转高科技 宝鸡市一小学成立“创客空间”
自己动手组装“液压挖掘机”,用3D打印技术制作花瓶……你别以为这是出自专业人士的手笔。这些东西从创意到设计,再到最终制作,都是由我市高新第二小学的“小创客”完成的。4月20日下午,在高新第二小学的“创客空间”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学习3D打印技术、机器人创造和机械制作(见右图)。据悉,小学成立“创客空间”在我市尚属首家。“这是我专门给1到3岁的小孩设计的碗,里面特意加了一个 U形挡板。”五年级六班的段昊悦正在使用3D打印机,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表弟刚学吃饭,由于年纪小不会使用碗,每次喝粥时总会从碗边漏出好多,弄得脸和衣服都很脏。于是,她就想能不能在碗里增加一块 U形挡板,这样小孩子在吃饭时,食物就能顺着 U形口进入嘴里,不会再弄得到处都是。而段昊悦的创意能够变为实物,则多亏了学校成立的“创客空间”。她作为其中一名“小创客”,在辅导老师冯宝林的帮助下,用计算机成功设计出碗的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材质,再用3D打印机制作出成品。
记者在“创客空间”看到,这里有3D建模打印区、机器人创作区和机械制作区。在机械制作区,五年级五班的冯子涵正与小伙伴们,一边对照设计图纸,一边手拿螺丝刀组装液压挖掘机模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指导老师卫红刚求教。“创客空间”的一面墙壁被设计成了作品展示区,摆放了学生们制作的摩天轮、水车、挖掘机模型,以及3D打印的恐龙化石、动物雕塑等。
据介绍,这个“创客空间”自今年3月初成立以来,受到学生的喜爱,有100多人报名参加。最终,通过计算机应用、手工制作等环节的选拔,19名学生成为该校首批“小创客”。高新第二小学副校长李少春说,创办“创客空间”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大家在学中去做,在做中去学,从而将课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本报记者张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