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贵在抓准艺术眼点——吕向阳民俗散文《陕西八大怪》立意浅谈

2017-04-26 18:17  宝鸡日报  字号:T|T

◎李思民

文艺作品必须有“艺术眼点”,而“艺术眼点”在不同的文体里叫法不一。散文叫“文眼”,诗歌叫“诗眼”,戏剧叫“戏眼”。“艺术眼点”是指作者竭力用意之处,是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的闪光点;尤其是作品的主脑、中心、题旨、潜在蕴藏,以及作者写作意图的聚焦点;也是阅读欣赏、把握作品的精魂所在,更是作者要告诉读者、奉献给读者的要义精华所在。作品中的“艺术眼点”,深含着“意”与“事”、“意”与“法”、“意”与“辞”、“意”与“情”、“意”与“理”诸方面的关系。古人的这种称谓,类似今天的主题思想和中心思想。文艺创作贵在立意,亦重在立意。吕向阳的系列散文《陕西八大怪》之所以写得汪洋恣肆、宏阔大气,如江河奔流,滔滔汩汩、无拘无束,放得开、收得拢,无疑是他把握了关于命题立意的精髓要义,才使得他的散文成为上乘之作,为读者所青睐。

意是生活暗示给作者的,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历史掌故等撞击作者的思想灵魂后所迸发出的心灵火花,是“物”“我”碰撞、“物”“我”融和、“物”“我”统一的产物。其中深藏着作者的感情流向和思想倾向。主题一旦产生,就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当然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吕向阳对关中西部农村的生活太熟悉、太了解、太钟情了。丰厚的生活积淀,明锐的思想触角,带着微笑观察生活的态度,浓浓地萦绕心头的乡思、乡愁、乡味、乡韵,终于使流传在老百姓口头的“陕西八大怪”,在他的心灵深处产生了振林木、遏行云的颤音——“陕西八大怪”系列散文应运而生了。经典作家的创作经验告诉我们,主题的产生不外两种途径:其一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其二是纵剖横断,分析认定。吕向阳散文主题的产生,显然属于第二种,是他不离热土、眷恋热土、关注热土、深深扎根热土的情感与思想的自然宣泄与升华。细读他的《房子偏偏盖》《面条像裤带》《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辣椒一盘菜》《锅盔像锅盖》《秦腔吼起来》和《板凳不坐蹲起来》,就可以领悟到这一点。

意的传达、即主题的表现有两种方法,一为“明说”,二为“暗示”。散文因为是直抒胸臆的,所以作者往往采取“明说”法,即直接面对生活开口,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见解。作者在《陕西八大怪》之《房子偏偏盖》开篇“引子”中就为系列散文定下了一个主题思想基调:“‘陕西八大怪’是陕人的胎记陕人的伤疤、陕人的皮毛陕人的骨血、陕人的秉性陕人的秘籍。”这种思想基调贯穿《陕西八大怪》所有篇章之中,它起着举纲张目、“立片言而居要”的统率引领作用。接着,作者高度概括赞美了“陕西八大怪”的影响与魅力:“可以说,陕西八大怪比华山的面子大,比兵马俑的模样熟,比大雁塔的资格老,早已随着万里长城、丝绸之路轰动了大半个地球!”作者义不容辞地要为“‘稀奇古怪’的祖先还原‘本来面目’”,读者欣赏时只要抓住这几点,就抓住了八篇散文的文眼,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走向就有了一个宏观把握和基本确认。在《房子偏偏盖》收官时,作者深情地慨叹道:“房子偏偏盖,是祖先的杰作也是祖先的无奈。房子偏偏盖,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遗痕。”如此篇末点题,与开头联系起来,收到了首尾圆合的艺术效果。在《面条像裤带》中,作者命题立意的落脚点是,“裤带面像缰绳,把关中人紧紧地拴在家园。”“裤带面像一根筋,关中人也是一根筋。”“裤带面像一根棍……关中人怯懦时会用它强筋,伤心时会用它挑愁,征战时会用它壮胆,高兴时会用它销魂”;“关中人有一种风卷残云、大快朵颐、吞并八荒、囊括四海的气势,有一种急公好义、刚直不阿、化繁为简、不屈不挠的古风,是由于像腰带一样的面条在发酵着威力吗?”在《姑娘不对外》中,作者借说文解字巧妙地用“要”“妙”“好”“宴”四个字为女性唱了赞歌,道破了题意,引人深思。《帕帕头上戴》一文在结尾时,作者深情地写道:“‘帕帕头上戴’,是怪不算怪!帕帕,是中华文明这个璀璨的皇冠凤冠上的流云,与那无数的树冠花冠一样顶着蓝天,绽放着寄托着无尽的期盼。”因为“帕帕是遮阳的云朵”,“帕帕是除尘的拂尘”,“帕帕是盛菜的提篮”,“帕帕是定亲的见面礼”。这些点睛之笔,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所在,读者一定要抓住仔细玩味。在《辣椒一盘菜》中,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象征想象的运用真是达到了极致。他从辣椒的辣性,联想到革命,联想到具有辣椒性格的人,如清代的敢于直言的阁老王鼎、革命领袖毛泽东等,深情地赞扬他们“是一只鲜红的辣椒,是一包烈性的炸药,软蛋们都领教了这个辣椒有多么辣!”这种象征想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吕向阳如此娴熟地运用想象,想象的翅膀有如此的张力,难怪他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给读者一种信笔拈来、挥洒自如的感觉。民以食为天,关中西部的人更是以裤带面和锅盔为天外之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般人是吃不起的。生活在周秦大地的人,对这两种食物都是情有独钟。难怪乎作者在《锅盔像锅盖》中称“锅盔是母亲用心智催生的一轮圆月”,“锅盔是父亲用汗水浇出的一轮红日”,“锅盔是游子怀中贮藏的一顶草帽”,“锅盔是武士出征的一面战鼓”。这种“五谷打造的车轮”“苍天赏赐的奖状”“大地揭开的锅盖”,被作者抒写得出神入化、无与伦比,真可谓点石成金、醒人耳目,令人遐想联翩。周礼文化熏陶下的关中西部人,除了温柔敦厚、重礼义、讲诚信外,还有像西凤酒、红辣椒一样火辣辣的性格。八大怪之一“秦腔吼起来”就是明证。否则,他们气吞万里、横扫六合的壮举就无法理解。作者毫不夸张地告诉读者,“秦腔灌注了周公制礼作乐的正气”,“秦腔融进了秦人崇勇尚武的威猛”,“秦腔是隋唐文明的‘拍弹’”。正因为如此,作者才骄傲地断言:“秦腔是京剧、越剧、汉剧的鼻祖。”在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又提纲挈领地点破:“秦腔吼的是为国尽忠、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秦腔吼的是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君子情怀”,“秦腔吼的是有冤难申、风雨如晦的不公世道”,“秦腔吼的是扶困助危、急公好义的人间大爱”。最后两句,更可谓神来之笔,一下升华了作品的命题立意。“吼一吼,坏人坏事少八斗。吼一吼,英雄好汉遍地走。”看了,听了,真叫人荡气回肠,精神为之一振。《板凳不坐蹲起来》,关中人一种极为普通常见的生活习惯,在吕向阳的笔下,竟写得有色有神、活灵活现,令人叹为观止。人为什么爱蹲着?在作者娓娓恳谈、徐徐道来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一是由于物质匮乏,生活困难,一般穷苦人家置办不起凳子之类,只好蹲着;二是受苦人没有闲工夫长时间坐着,他们整日忙忙碌碌,从不消闲,时刻准备起身去干活,随时听候召唤去干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爱蹲、常蹲、喜欢蹲的习惯。把人的一种习惯动作——蹲——上升到“一种野蛮粗犷的大美”“一种英勇顽强的军姿”“一种悠闲无事的慢拍”“一种沉思,一种潜伏”,既突现了“文眼”,又升华了主题,更启迪人去思考、去联想,去进一步补充丰富作品的内涵,这就是主题立意深刻的表现。

提起“陕西八大怪”,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洋洋洒洒、气势磅礴的散文,这就是一般人身在宝山不识宝的缘由。而对于行家里手的吕向阳来说,他却从中发现了宝藏,在审清题意动笔写作时,努力做到了“以我驭题,不为题缚”。对这种“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写作技巧,吕向阳可以说是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他借用这种技巧,大胆地放言,无拘无束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充分阐述“我”的“自得”之见,真正起到突显“题眼”的作用。具体说,他在行文过程中,做到了“不可太切题”,亦即“不必太著题”,因为“古人作诗,不十分著题,却好;今人作诗,愈著题,愈不好”。原因是“不切目前之景物,不切胸中之性情”,便不知诗文为何人所作;倘若“著题太过,局促如辕下之驹,屈盘如枯木之柯,又何能纵横自如,宛转遂志?”更何况散文所写的不一定是它所要表现的。统观吕向阳八篇散文,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至于点题、破题,作者更有高明之处。或“曲折三致意”,如《房子偏偏盖》《辣椒一盘菜》《面条像裤带》等;或“首句标其目,卒彰显其志”,如《锅盔像锅盖》《秦腔吼起来》等;或“先点必后做,后点必先做;先点以开下,后点以结上”,“点题字有明有暗,要自然,又戒率意,须相其宜而行之”。如《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板凳不坐蹲起来》等。

总之,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主题不是简单地用一句话或两句话所能概括得了的。主题是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它具有新颖、深刻的特点,身世、阅历、教养乃至心情不同的人读了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吕向阳的“陕西八大怪”系列散文,我们之所以说它主题新颖、深刻,是因为读者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历史、掌故、经济、战争、地理、民俗、衣食、起居等知识学问,受到了关中西部浓浓的乡风、乡俗、乡愁的感染和熏陶,更从中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引发出一系列的联想和思考,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欣赏再创造的广阔天地。

(作者曾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安康】旬阳“蒙面侠”终落网

    2017-04-26 16:07阅读

    【汉中】稳扎稳打聚力攻坚

    2017-04-26 12:23阅读

    西安市卫计委成立督导组 专项检查城六区非法行医工作

    2017-04-25 22:13阅读

    市教育局等单位领导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考察调研

    2017-04-25 15:02阅读

    【宝鸡】天热了,为啥感冒多天好不了? 医生:早晚温差大,增减衣物要得当

    2017-04-24 18:36阅读

    去年西安市职工缴存公积金190.52亿元 同比增长10.62%

    2017-04-24 11:23阅读

    【宝鸡】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现场会提出——确保春播秋粮 80万亩

    2017-04-23 16: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