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蔡伦造纸今犹在 非遗传承美名扬

2017-04-28 12:01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杨建平 汤江 摄影报道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曾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到了现今,这种古老的造纸术已被快速精确的机械所替代,古法造纸逐渐衰落,但是在洋县龙亭镇的蔡伦墓,还能看到这种古老的蔡伦造纸术,堪称目前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古法造纸术。而这里正是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蔡伦造纸术近年也被洋县申请为省级非遗项目。

早在1957年,洋县蔡伦墓被陕西省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设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蔡伦墓非遗传承工匠们重复着捣浆、捞纸,续写着蔡伦的传奇故事。

蔡伦造纸共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里又有许多细小的环节,总的加起来共有七十多道工序。造纸选用龙亭镇丰富的构树皮为主要原料,将其分扎成小把浸泡,待充分软化后,蒸出树皮蒸熟的清香味儿,趁热充分碾压,提起抖落表层粗皮渣子,这就是除青皮。再用白灰浆碱化腐蚀,而后蒸煮漂洗,这样就完成了整个生料加工过程。

接着就是熟料加工,生料加工过的构树皮被称之为“穰”。把穰分成小撮,用木碓砸成薄厚均匀的片状,这道工序被称为捣料。

砸成片后,再卷成卷,叠成层,在砧木上切割,便于下一步捣浆。

把切好的料倒入石槽中,加上适量的水,用木质的工具使劲翻捣成糊状,这就是古老原始的捣浆法。

捣好的浆就要倒入纸槽中开始捞纸了,用纸帘在浆槽中轻轻一荡,滤掉水便剩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纸匠们就能抄捞出一张张水淋淋的纸。纸张的厚薄完全取决于纸匠的控制水平,轻荡则薄,重捞则厚。为得到一张薄纸,古人总结出了“柔轻拍浪”“持帘迎浪而上”“抄浆着帘的一瞬间震动纸帘”这三要素。香港《大公报》社长王国华先生在参观后,现场题了两个字:“神奇”。

几千张纸膜叠在一起,像一堵墙,垂直整齐,称“纸岸”或“纸墙”,将水分挤压出来,第二天就得到硬朗的纸块。再分开刷贴到墙上晾晒,晒干后就是我们使用的纸。

蔡伦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免费开放,邀请在校学生来参观造纸,向孩子们讲解蔡伦的故事,演示造纸古技术,形象展示出千年造纸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以来,就有南街小学、龙岗中学等十几家学校上千名学生来参观造纸,缅怀先贤,当地人用这一古老造纸术的传承来奠基我们伟大的发明家蔡伦,这是当地人的骄傲,更是民族的骄傲!

(刘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商洛】商洛市开展脱贫攻坚示范村和农村集体经济创建试点工作

    2017-04-28 10:25阅读

    【渭南】渭南市华州区(北京)优势资源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2017-04-27 22:00阅读

    西安旅游职业中专“花之吻美容学员培训班” 培训圆满结业

    2017-04-27 16:04阅读

    【渭南】经开区:以“中垦速度”引领项目建设

    2017-04-26 20:01阅读

    【汉中】为了内心世界的一片宁静

    2017-04-26 12:29阅读

    【宝鸡】郭鹏程 :将照护老人当成事业经营

    2017-04-25 18:34阅读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离退休老同志赴泾阳——茯茶镇参观学习

    2017-04-25 11: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