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培育浓厚阅读氛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朱媛媛 李佩蓉
世界读书日前夕,由本报、市新华书店、市图书馆共同发起“2017汉中社会公众阅读调查”,从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介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最真实有效的数据,经过专业人士的分析,展现汉中市民阅读情况。本次阅读调查历时1个月,线上线下联动,共收到近1000份有效问卷,受访者覆盖汉中十县一区。阅读“男女有别”90、00后更偏爱电子阅读
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已培养起阅读习惯,82%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阅读书籍,超过八成受访者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超过1小时的受访者比例达40%。年读书量少于5本占比38%,年读书量超10本占比33%。
在读书种类上,名著、小说高居阅读题材榜首,占比85%。其次是科普类图书。不同年龄段对图书的需求有较大差异,社科、哲学类更受60后欢迎,80后偏爱经管、孕产育儿类图书,社会新人90后则更青睐文学和励志类书籍,00后偏重教辅类书籍。
女性的阅读计划性更强。44%的女性读者有明确阅读目的,高于男性。55%的女性会安排固定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晚饭后8点至10点之间。女性偏爱感性一些的文学作品,“悬疑推理、绘本漫画、艺术/设计、网络文学、励志温暖”等更受青睐。男性的阅读类型则主要集中在“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社科人文、经济管理”等。
另外,电子阅读因其携带方便、价格实惠、使用便利,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占比61%。其中年轻一代已成为电子阅读的生力军,选择电子书阅读器的90、00后占比高达71%,而50后只有10%。同比,纸质阅读率占比39%,且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中,报刊阅读以老年人居多。尽管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方式有所冲击,但报告显示,仍有50%的人会经常前往书店阅读。
在阅读目的方面,出于学业工作需要的占16%,出于娱乐休闲、丰富生活的占43%,开阔眼界、提高修养的占21.3%,打发时间占4.8%,专业或兴趣发展占9%。娱乐休闲丰富生活在市民各种阅读目的中占比最大。
带着功利性并不能读好书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发现我的阅读量很匮乏,除了教科书和小说之外我几乎不看任何书。我想丰富自己的阅读量,但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怎么开始,从哪一个门类开始。我不知道哪种门类的书读到一定数量会让人开阔眼界,是高深的专业书籍还是普通的小说文集?我也不知道我的阅读方向应该是怎样的?”记者在发放问卷过程中,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困惑。从报告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特别重要,43%的受访者认为读书重要,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受访者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的统计中并没有体现出这种重要性。
“现在很多人读书带有功利性,面临考试,就疯狂补课,阅读大量相关书籍,考试完了,又放弃读书了。还有部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看大量教育类的书籍,但是等孩子一考上大学,就立刻停止了阅读。一些老人年纪大,身体状况下降,倾向于阅读养生康体类的书籍,这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并不能体现出阅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现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留给阅读的时间太有限了,大家都清楚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真让所有人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阅读,也不太现实。”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长安说。
在各年龄段阅读习惯调查中,60后、00后更爱深度阅读,80后、90后更爱浅阅读。石建军认为,这与各年龄段对应的生活有关,80、90后大多忙于职场,而60后均已退休,00后还学校在读。
从全民阅读到全民习惯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较2015年的7.84本增加了0.02本。与全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相比,汉中低于平均水平。激发市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市新华书店主任李军说:“对于有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群体,我们要牢牢抓住,要认真分析他们的阅读爱好和阅读习惯,如进行阅读倾向调查,力图为他们提供社会热点图书,并顺应他们的阅读习惯,在开放时间、阅览室设置、图书采购、活动开展等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把这部分读者培养成图书馆的基础读者。同时发掘潜在读者,让有阅读能力和有阅读习惯的人重新唤起对阅读的兴趣。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唯一的办法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活动和强有力的宣传措施,让他们逐渐爱上阅读。当然,舒适的阅读空间与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行为的发生。今天国内许多图书馆都懂得在此下功夫,以吸引读者,促进阅读。接下来,我们也会在这方面下功夫,让更多的市民走进来,坐下来,读起来。”
学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担负着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责任。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长安向记者说道,各个阶段的学校应有专门负责管理图书的老师,并且是爱好阅读的老师,可以组建阅读兴趣小组、朗诵会、好书交流会等,从兴趣入手,提供一个平台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学校也要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给学生们一个读书的环境,并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推荐好书,形成良好的阅读品味。
“对一个人来说,最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孩童时期形成的。让孩子爱上读书有很多种方法,但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从自身出发。让孩子在还没读书之前,就意识到自己身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里。陪伴孩子读书的基本原则是:分享而不教导;尊重而不放纵;积极鼓励而不强制要求;关怀而不干涉;不断激发内在渴求,而不停留于外部行为的激励。在这样的共读过程中,家长不仅是读者,更是孩子的观察者,有机会全面了解孩子性格、特长、兴趣所在、内心所想,也更加懂得如何与孩子对话。正所谓‘通过阅读,孩子发现世界,家长发现孩子。’”市图书馆主任郭小文说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