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石鼓之乡说石鼓 ﹙三﹚

2017-05-16 08:29  宝鸡日报  字号:T|T

杨权良

第二,诗歌之祖。石鼓上刻的十首君王狩猎组诗,在《诗经》中没有收录。从语言风格分析,出乎周初。作为组诗联袂呈现,而且出乎一人之手,记述一件具体事件,具有史诗性质的个人作品,在中国“轴心时代”,是唯一的,属于孤品。同时代的《诗》《书》《易》《礼》和稍后的《春秋》《素问》等,后世所看到的,都是在汉代整理成书的。严格讲,是汉朝知识分子的集体再创作。

康有为、廖平等学者认为,《书》《礼》等先秦经典都是王莽的“新”朝御用学者刘歆伪造的,都是“伪经”。连孔子也是“托古改制”的大师,他打着“编述”的名义,其实是做着“创造”的工作。后来,顾颉刚先生更是激进,进一步提出中国历史是“层累地造成说”,建立“疑古学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有这些书产生的同时代的原物可做证明,后人当然可以质疑问难。

中国今天见到的最早刻板之书是唐代所刻,还是佛经。本土经典刻成“定本”,是唐代的《开成石经》。善本书籍更是宋代以后。

可是,石鼓文及石鼓诗却是先秦“轴心时代”甚至比此更早的刻石原作,没有秦汉痕迹,不存在后人层累地伪造,不存在托古而改制。在“无假冒”“无伪造”“无托古”这层含义上,康有为认为石鼓是中国第一古物。

(作者系宝鸡教育学院教育学、管理学教授,宝鸡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铜川】抓住机遇 勇于革新 把装配式建筑做成全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2017-05-16 08:01阅读

    西安市举办“全国助残日”助听器捐赠活动

    2017-05-15 17:42阅读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17年“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

    2017-05-15 13:01阅读

    【宝鸡】两斤核桃礼当感动客商 流转三百亩地带动脱贫麟游酒房 建起猕猴桃脱贫主阵地

    2017-05-14 18:11阅读

    【渭南】韩城积分制为党员定“标尺”

    2017-05-13 08:04阅读

    【安康】汉阴积极备战“我要上龙舟节”特色文艺演出

    2017-05-12 14:00阅读

    西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系列活动

    2017-05-11 21: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