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铁牛”助力插秧忙 “造血”兴产促脱贫
(通讯员 陈迪)要不是脱贫工作队找来这个大铁牛帮我插秧子,凭我一个老太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栽完。近日,在石泉县池河镇良田村4组贫困户黄厚莲的稻田里,一台农耕机正在为他栽秧,第一书记谢进军在旁边指挥着。看着自家一块块渐渐被栽满的秧田,黄厚莲笑的合不拢嘴:这一亩半的稻田,就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啥时候能栽完,要是全靠雇工人,光给人干活钱都得好几百,现在好了,春耕生产不愁了。
今年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池河镇紧紧围绕发展产业促脱贫的目标,利用良田村的自然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合作社指导、贫困户入股参与,推广种植水稻600亩,其中引进优质川优6203号水稻400亩,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平缓的稻田里,插秧机缓缓驶过,一排排秧苗整齐的排列着笔者看到,农户们把一盘盘秧苗搬上插秧机,不到半小时,一亩田就被栽满了,与传统的人工栽植,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产量也会增加。并且,今年的水稻品种也与以往大有不同。贫困户刘方金家有一亩半水田,往年栽中传统水稻,一亩半地共产出1500斤水稻,今年,他也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了合作社推广的优质水稻川优6203号,预计一亩能收入1200斤稻谷,比传统稻谷增产200斤,预计每亩能增加收入600元左右。以前种水稻操心的很,去街上买种子,不知道哪个品种好,哪个不容易倒,哪个成活率高。自从村上成立了合作社,给我们这些贫困户提供了很多方便,合作社统一给我们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而且还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包回收,为我们考虑的太周到了啊他激动的说到。

良田村运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从种到销一条龙服务。在种植水稻之前,合作社免费提供为农户提供优质水稻品种、肥料,并免费提供技术培训。种植时,组织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水稻成熟时,以高出市场价价格回收,对一次性出售量较大的则开车上门收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合作社的负责人郑书鹏这样介绍到:要想卖个好价钱,必须有我们村的特色,从而创建自己的品牌。今年也是我们首次使用机器代替人工耕种,这机器一天能耕种60亩呢,既省时又省力。目前,水稻种植已成为良田村的主导产业,良田大米在整个陕西省都颇有名气,今年试验成功后,他们将继续拓宽市场,使良田大米真正走出去,成为百姓心中的天然无公害产品。

现在镇上鼓励打造一村一品,我们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发展水稻产业不容易,现在农户们的种植经验也日益丰富了,生产的积极性也高,接下来我们合作社将吸纳更多的贫困户来发展水稻产业,我们要在这个黄金产业上大作文章,把这个产业好好发展下去村长陈世国笑着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西安5万房主办不下房产证 这些提醒你买房要谨慎
91家房产经纪机构未备案被西安房管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