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石嘴头村:及时上报 献宝光荣
本报记者张琼
如果意外发现文物,咱咋办?及时上报;文物工作者正往过赶,文物还未被管理,咱咋办?发现者集体保护;考古人员挖掘文物时,需要人运泥土、搭棚子,咱咋办?上手帮忙……在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村民看来,文物是国家的,为国护宝是一件光荣的事儿。
在2003年至2012年宝鸡市群众保护文物基本情况统计表上,仅2012年一年,石嘴头村就有3起群众保护文物的事例:2012年3月20日,杨晓明、冯炜、崔红波、张亚兵等发现保护文物,出土文物167件;同年4月14日,范琪、范宁等发现保护文物,出土簋、鼎、绿松石串珠等文物;同年6月22日,徐海军、刘广田、秦根虎、曾小刚等发现保护文物,出土文物101件(组)。在石嘴头村,发现文物后,自觉保护文物现场、及时上报文物部门已然成了村民的共识。
2012年6月22日,一辆挖掘机正在村民宅基地上作业,挖掘机突突的劳作声在村庄响起。此时,村民徐海军从这里路过,突然听到“啪”的一声,顺着声音找去,便看到一个有绿色把把的“土疙瘩”。这可能是文物!随即,徐海军等人拨通了有关部门的电话,积极上报相关情况。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清理,一座西周早期贵族墓葬出现在人们面前,百余件(组)文物先后现身,其中,就有引发全国关注的珍贵文物西周铜禁。
考古工作人员进入村子挖掘、清理文物时,村民也没闲着,有的村民帮着看护现场,有的帮工作人员搭棚子、运泥土,不少村民自愿充当志愿者的角色。同年8月,省、市政府对石嘴头村10位护宝英雄进行了表彰奖励。
走进石嘴头村,我们听到村中老人这样说:“上世纪60年代咱们村发现青铜器,那家人拉了一架子车送到政府,咱村人护宝、献宝有传统呢,这传统啥时也不会丢。”正是在村民的道德自觉和护宝行动下,我市一批批珍贵文物得以浮现芳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