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6月份陕西臭氧超标天数达91.3% 专家建议限购机动车(2)

2017-07-17 10:47  西安晚报  字号:T|T

应采取限购措施

控制机动车总量猛增

长安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介绍道,近地面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是由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前体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

近地面臭氧的前体物来源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其中人为源为主要污染源,包括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燃煤电厂的烟雾等

去年8月,长安大学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在沣西地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强化测试,邓顺熙全程参与其中:“我们设了9个监测点。结果显示,臭氧浓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10:00开始逐渐上升,在13:00~17:00保持较高浓度水平,随后逐渐下降。”

邓顺熙认为,由于臭氧不是一次污染物,所以降低臭氧浓度需要降低它的前体物质浓度,而不是它本身。比如对高排放的大型货车继续限行,杜绝臭氧前体物高排放企业入驻。

同时,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流动性和扩散性,单一区域的降低臭氧浓度难度较大,应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防联治。

此外,限行也是减少臭氧前体物的有效办法之一,但也应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机动车总数量猛增显现,应采取总量控制措施,比如限购。

道路交通挥发性有机物浓度

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记者联系到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澍,“臭氧是‘在天为佛,在地为魔’,近地面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李澍说,1974年兰州光化学污染,之后北京、上海、广州相继出现臭氧污染。

“在对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以及碑林区四个区域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臭氧浓度7月高、9月低的特点。”据李澍介绍,臭氧是二次污染物,人为源包括燃油、机动车尾气、石化行业等排放。臭氧在10:00~15:00时段的上升速度最快,到达顶峰后迅速下降,夜间变化比较平稳。

西安臭氧浓度的日分布特征为典型的“单峰期”,14:00浓度最高,7:00左右达到最低,道路交通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浓度远高于其余区域,说明我市机动车对臭氧的生成影响较大。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7年5月编制的《西安市氮氧化物污染现状与控制建议》中指出:2016年西安市机动车数量已接近260万辆,这个数字是2000年的10倍,是2010年的2倍。交通污染源是导致氮氧化物超标的主要因素,在高温强光作用下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导致臭氧超标。

记者 高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排查2076家定点零售药店 18家存在违规刷卡问题

2017-07-16 09:07阅读

微信小程序“单车猎手”上线 发现不文明行为可随手拍后举报

2017-07-15 12:35阅读

西安市停车办:年底将发布智慧停车平台 APP查询车位

2017-07-14 16:14阅读

西安部分地铁站临时设纳凉专区 怕热的市民不妨来试试

2017-07-14 15:51阅读

西安今年将投入7200余万元改善贫困村水利设施

2017-07-13 15:19阅读

光华路、长安区长安通客服网点即将开业 市民可前往办理相关业务

2017-07-12 21:31阅读

西安将组建三级产业生态脱贫团队 依托农业科技促进精准脱贫

2017-07-12 15: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