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4小时书店复兴 读者虽愿付费但行业还需扶持(3)
从业者观察:西安品牌书店少 同质化经营普遍
一家“24小时书店”一般能辐射的范围是周围三公里左右的人群,想要做到市场通吃是不现实的。京广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西北区总经理彭娟说,“目前,西安24小时书店的数量还太少,理论上说市场潜力还是比较大,但要想真正盈利却也很难。”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我们书店为例,总的运营成本房租占到了30%,人力管理占到了25%,图书占到了35%,剩下的10%用于支付各项水电杂费。目前,一天的营业额只有达到七千才能勉强维持住成本,图书、人力和水电各项杂费的成本是固定的,房租是可变得,如果房租能低一些,我们的盈利额才能高一些。”
她说,西安的历史文化悠久,各大高校聚集在此,人才济济,西安是一座文化潜力城市,虽然“24小时书店”进驻西安很多人都看好前景,但在这样高成本的运营情况下,想要通过卖书获利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24小时书店通用的经营模式就是‘图书+文创+餐饮’,大家都在这样运营,刚开始还可以吸引到读者,但时间长了,没有了新的吸引力,客源也就会减少,经营肯定会难以维持。”
“一般情况下,‘24小时书店’在经营情况良好的情况下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回本,如果做得不好,可能维持三年就会倒闭,在西安,还没有一些成功的大品牌书店,人们对市场的认知度比较低。”她表示,一些小的书店竞争力有限,又缺乏成熟规范的运营管理经验,想要生产下去还是比较艰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