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汇演在西安开演 演员讲述台前幕后故事
10月13日晚,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汇演在陕西大会堂正式开演。陕西省歌舞剧院演员王欢、小品《感谢好人》演员闫卫国、相声演员苗阜接受了陕西传媒网记者的采访。
众演员齐心协力不怕辛苦不怕累
“我是第一个合唱节目《扎根人民为人民》中的合唱演员之一,每个演员都很认真,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一天排练十几个小时也从不嫌苦嫌累,都在尽一名文艺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从个人来讲,能够参加本次文艺汇演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我认为文艺演出就要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既然我们脚踩在梦想的大地,就要更好的放飞梦想的翅膀。”陕西省歌舞剧院演员王欢说。
“从七月底到八月底,历时一个月,行程超过上万公里,我们开着大巴,先后23次下基层进行表演,曾到过陕南 、陕北 、关中等地的50多个县,将全省的贫困县都走了一遍,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困难群众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王欢说。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精准扶贫
小品《感谢好人》演员闫卫国介绍,此小品目的是以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家解读精准扶贫。因为太过于严肃的政策宣传,传播效果有限,通过小品演绎的方式,群众们会更好的接受。
小品讲述父子二人对于“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父亲想着要通过扶贫的帮助更好的努力,从而让生活慢慢的好起来,儿子却是抱着“等、靠、要”的心态,甚至是歪解精准扶贫,认为扶贫就是缺什么给补什么。在小品最后由一名干部来为我们正确讲解什么是精准扶贫,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产业扶贫才是出路。
拿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作品为百姓发声
相声演员苗阜说:“国家这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和王声二人身为陕西的相声演员,肩膀上无疑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如何能够进行更好的创作,我们喜欢将传统文化融入创作当中,借助于架空历史的形式去讲述传统文化。现如今,很多艺术家想创作,但是没有好的土壤,只能去迎合。去年我们的标准是求量,但今年的创作思路是从数量到质量的演变,演出三五遍就会更换全新的内容。不光是为了纯娱乐 ,更多的是在娱乐中传递中国优秀文化,我们站在厚土上,不可浪费资源。
苗阜认为,身为一名自由文艺工作者 ,过去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市场,这几年跟老百姓接触的更多了,所以更应拿出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作品,为老百姓发声。其实认认真真的说一段不抖包袱的相声,依旧会得到观众们的喜欢。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我们的精神层次更需要拔高。(记者 马磊 陈燕 田涯 实习生 张一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