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西安航天专家:找第二家园是人类深空探索的重要目的(2)
“大爆炸过后有一段时间,宇宙几乎休眠了”
华商报:科学探测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有什么区别?
苏继东:科学探测卫星,比如哈勃望远镜,比如中国的量子卫星、悟空卫星等。这些卫星试图了解宇宙是怎么起源和演变的,试图通过探测宇宙辐射、伽马射线、暗物质等,去解释宇宙是怎么演化的。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些探测非常重要。比如关于宇宙的诞生,现在大家公认的是宇宙大爆炸学说。按照一般理解,大爆炸后应该是物质飞速向外扩散。但奇怪的是大爆炸过后有一段时间,宇宙几乎休眠了,进入一个沉寂期,也被称为黑暗期,几乎不怎么动。但突然不知怎么回事就突然“醒”了,开始加速膨胀。这是怎么回事?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这些问题都需要去破解。
科学试验卫星比如我们国家的实践类卫星,要带上一些新的东西做实验,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条件做试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太空育种。这些都带有科学性,有预期的。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研究成果也将直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人类最远的飞行器已经飞了40年,现在处于太阳系边缘
华商报: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活动大致在什么样的范围?
苏继东:围绕地球的航天器活动范围,大概在距地球一百公里到数万公里之间。到月球进行探测的航天器,距地约40万公里。火星探测航天器则需要以第二宇宙速度飞行七个月,飞行距离为两亿多公里,而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是0.55亿-4亿公里。目前,飞得最远的航天器是“旅行者1号”(Voyager1),它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15千克,以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作为动力来源,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到2017年12月已飞行了40年零3个月。“旅行者1号”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它携带的两个高能望远镜接收到越来越多的宇宙射线,2017年12月,来自太阳系外的宇宙射线数量急剧增加。此外探测器感测到的高能粒子数量也出现变化,这些源自太阳的粒子数量有所下降。基于这些数据,项目科学家得出结论:“人类向星际空间派出的首个使者已在太阳系边缘。”据了解,发射这个飞行器也有探测宇宙背景、解释宇宙演化过程的目的。
寻找“第二家园”是人类深空探索的一个重要目的
华商报: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目的是什么?
苏继东:首先,人类一直想知道,宇宙中是否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寻找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人类深空探索的一个重要目的。去年,NASA曾经公布说发现了一个这样的星球,但那个地方距地球实在太远了。离地球相对比较近的火星上虽然有大气,但并不适合人类呼吸,另外虽然号称说找到了水但是真是假不好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曾引用俄国宇航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话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第二个目的,是探索新的资源为地球所用。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希望通过深空探测得到更多的信息,来了解宇宙形成的原因。
记者 马虎振 文/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