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关闭 业内人士:西安周边民俗村等供过于求(2)

2019-08-17 12:47  华商网-华商报  字号:T|T

陕西同类景区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目前正值暑假,正是旅游行业的旺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却暂停对外营业,再次引发外界对西安民俗类景点未来的思考。

西安产业观察人士王建红分析,按理说西安市区到白鹿原交通方便,再加上“白鹿原”三个字的知名度,该景区应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现实情况却是“关门改造”,主要原因是目前西安周边的民俗村、旅游古镇等数量太多,短期来说市民需求有限,这类景点供过于求。

袁家村、马嵬驿、周至水街……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掀起了投资建设热潮。目前,除了既有民俗类景区,还有不少地方都在兴建民俗景点。那么,同类景区应当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财经评论人士肖磊表示,吸引游客多次消费、重复消费一直是旅游景区的头等大事。吸引力强的景区具有先天优势,基本还是依靠门票模式。这些年不少地方尝试探索二次消费减免费用,让游客感觉到很用心,或许是较好的方向。此外,从区域来看不要单打独斗,比如成集团公司联合开发,创设各自的特点,做出差异化。同时,资本在进入类似领域时,要注意调研同类项目的情况,避免重复建设。

此类民俗文化旅游如何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张燕表示,袁家村的成功,是多方面利好因素聚集的结果。首先是“第一个吃螃蟹”,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实力雄厚,而且善于学习不断创新。其次,从起初的当地小吃到各地民俗,改良了单纯的农家乐。总结来说,“术业有专攻”,不同的景区要注重创新、深挖潜力,培养自己的人才。坦率来说,在内部竞争和外部消费有限的情况下,下半年民俗村类项目可能重新洗牌,从业者不妨积极转型,早做打算。

此类景区应该怎样打造吸引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对记者分析,白鹿原民俗村距离西安城区较偏远,外地游客往往只有一两天的旅游时间,很少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前往,毕竟有闲时间的群体还是以老年人、学生为主。如何持续性地吸引游客,才是关键。

记者 黄涛 文/图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解疑:丈八东路路边出现一排隔断栏 究竟是个啥用途?

2019-08-16 19:43阅读

鄠邑区教科局工会主席吴伟格同志来区政府“市民之家”指导学生资助工作

2019-08-15 19:01阅读

长安区教育局举行2019年暑期培训启动仪式

2019-08-15 11:10阅读

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刘军局长一行赴西安教育电视台调研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2019-08-14 11:00阅读

西安住宅待售面积锐减去化周期缩短 供应结构失衡需关注

2019-08-13 14:22阅读

西安市召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约谈会

2019-08-09 20: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