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5岁女孩杀母最终结果 杀害律师母亲的她会被判死刑吗?(3)
律师说法
针对15岁女孩杀害母亲一案,有律师表示:
首先,作为故意杀人的嫌疑犯,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按照《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是未成年人犯罪,本案不会判处死刑,但是嫌疑人至少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其次,对于嫌疑人而言,除了面临严厉的刑罚处罚之外,还需要面对“弑母”之后的心灵创伤,如何干预,帮助嫌疑人度过心灵创伤期也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本意所在。
最后,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个“弑母”案的悲剧背后,可以折射出未成年人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长之外,也要关心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不仅个人会付出代价,家庭、社会也会付出代价。
反思
通过近些年所发生的类似弑母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未成年人教育仍存在一些误区,比方说过分溺爱,很多家庭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总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子女,对于子女的一些过分要求也不会拒绝,最后孩子就成了家中的“皇帝”。想干嘛就干嘛,连最基本的做人都不会,最终导致在学校与同学不合群,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天下老子最大,一旦父母再对他要求严一点时,就有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悲剧事件。
另外,有些家长虽然不过分溺爱孩子,但对孩子的要求却又过分要求,甚至苛刻到孩子崩溃,就如这名15岁小女孩一样,母亲是律师,又离过婚,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更优秀,于是花钱送最好学校,让孩子要好好学习,甚至平时还要上很多课外辅导,久而久之,别说孩子受不了,就连家长都受不了,边轴转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父母也要与时俱进,多加学习,学会与孩子交流与沟通,而不是一味居高临下的与孩子对话,要入下身子多听孩子说话,要把孩子当朋友,当然,家庭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夫妻经常吵架冷战,特别是离异带孩子的,或多或少对孩子的成长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作为成年人,既然结婚生子了,就要对家庭负责,也难怪最近两会出台即将实行的法典就有关于离婚冷静期,目的就是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毁了家庭不说,还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