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签字人是谁 九二共识原文的完整内容(2)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首先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认为“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同时他也尖锐地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胡锦涛还强调:“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虽然泛蓝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九二共识”的认识上仍有不同,但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前提下,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先后在2005年访问大陆,并与中国商谈两岸关系及两岸事务。2005年胡连会期间,两党领导人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共同宣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促进两岸“三通”、促进终止两岸敌对状态等。
这表明,国共两党经过20多年的互动摸索后,在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上终于达成一致,实现了“对接”,标志着中共关于“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思想在实践中走向成熟。同年5月12日胡宋会《会谈公报》文件,在“九二共识”括号内注明两岸一中新简称,即写成“九二共识”(两岸一中),没有明确提到一中各表,故“九二共识”又改称“九二一中共识”。
2008年,台湾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上重回“九二共识”。国民党的基本立场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开创两岸和平。马英九在“5?20”就职演说中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的共识,并重申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两岸之间的和平谈判,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海峡两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