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到底是干嘛的 孔子学院在国外有多强大(4)
既然风俗不是文化输出,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呢?
五四时期有一个大学者梁漱溟,他第一个比较了中西文明,还有印度文明的区别。他表达一个观点,这个观点非常有前瞻性,观点是这样的:西方文明是青年时代文明,而中国文明是中年时代文明,印度文明是老年时代的文明。人类的发展就是从西洋文明开始,然后步入中国文明,最后走向印度文明。西方文化处于经青年时代那种朝气蓬勃的阶段,西方文明需要向中国文化学习那种中庸和成熟。
梁漱溟太有洞见了,他这一句可以说把孔子学院最大的价值说了出来。
我们一起看看,中国文化成熟在哪些地方?
一是全局思维。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即独立的精神,所谓“独立”,就是“善待别人,但是不期望被别人善待。独立的人会感恩。因为对别人没有过多的苛求,所以获得帮助的时候常常感恩。因为感恩,也对其他人公平,所以公平也成了一个自然的性格特点。独立的人做事情的时候知道自己不会得到太多别人的帮助,所以也很少抱怨。没有达成目标的时候会持续地努力。独立的人很少会有情绪,所以也非常理性。
西方父母对孩子同样独立,我们都知道西方人教育方式,18岁孩子就被父母赶出家门,独自闯荡,美国家长不会将所有积蓄给孩子买房,父母的积蓄要留给自己生活用。正是这种独立精神下,西方世界竟然有感恩节,孩子在感恩节那天会感恩上帝,感恩父母。而我国现代价值观的核心是“爱与包容”。这种价值观非常适用于家庭,却不能使人独立。孩子处在家庭,不能讲独立精神,某种意义上,独立=背叛。一个中国人出生起,就得在家族圈内生存,很多事情你要顾全各方面的利益,哪个处理不好,这个家族就容易分裂,像曾国藩这样的中国人办事儿,会给各方都有良好的交代。
西方人不理解家族关系,觉得是麻烦,但这就是中国人的“艺术”。中国人的思想放在世界舞台就能熠熠生辉。假如,《凡尔赛条约》让中国人主持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可以避免。我们来说一说《凡尔赛条约》如此脆弱不堪。
第一个原因就是凡尔赛体系本身就有问题
当时各国对于正义的国际秩序观的理解有冲突,比如,当时国力强的美国和苏联都没加入,这在中国有一句俗语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们中国人天生就知道这样的局面就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还有,希特勒上台后,还是很忌惮法国人的国力,希特勒那时对德国国内掌握力不强,为此,希特勒把军队派到莱茵河西岸,直抵法德边境,挑战凡尔赛体系。法国对此没有回应,这下子德国人民欢腾,希特勒给德国人民扬眉吐气了,希特勒就这样一步步代表全国民意。希特勒违法凡尔赛条约,法国为什么不反击希特勒呢?这是因为,一战后的赔款安排,法国人打赢一战,心里气不过,想把德国整死,英国不让,德国没了,谁来牵制法国,法国人为羞辱德国人,赔款要的巨高。所以法国人底气不足,没有发作,给了希特勒做大助了一把力。我们中国人历史直觉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定要保持危机感。不仅是法国,在美国,很多美国人没有这个直觉,商界“死于安乐”的案例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