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挚“匠心”铸造精益产品 ——记市劳动模范、陕西大秦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熔铸车间班组长朱刚强
他是一个普通的铸造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程度,也没有超人的指挥能力,但他以刻骨钻研的“韧”劲,用“工匠精神”诠释着一个工人的最高情怀,他就是市劳动模范朱刚强。
今年38岁的朱刚强是陕西大秦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熔铸车间的一名技术师傅,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小,不善言辞,但是做起事来一丝不苟。2013年,他才开始接触铝合金铸造,由于他踏实肯学、认真钻研,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就从一个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为如今专业的技术人员。
刚到车间的时候,朱刚强由于基础差,学起东西来很吃力,但他没有气馁,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勤奋得到了回报,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各项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很快成为车间的佼佼者,并出师带起了徒弟,成了一位年轻的师傅。可他认为操作技术再好,没有理论知识的补充也不能做得更好,为此他挤出时间阅读大量有关专业方面的书籍,并结合实际工作,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难题。
熔铸车间工人左宇龙告诉记者:“朱刚强平时对我们也是严格要求,我们遇到不懂的,他会细心耐心地教导我们,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熔铸车间是公司的核心车间,为了更好地了解设备的性能,他刻苦攻读设备的产品说明书,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车间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一时难以掌握,在设备试用现场,他认真听取讲解,仔细做好记录,参与设备的安装及试验工作。由于他的钻研精神,确保了设备平稳地度过了磨合期,为公司早日生产争取了时间。
在铝合金行业,熔铸大号产品难度很大,需要在温度、水量以及铸造速度上都有一定的契合,才能够恰到好处的做成。2/7系铝合金属于高强度、高硬度的铝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国内能够成功铸造的工厂屈指可数,大规模产量的更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是铸锭在铸造成型时易发生裂纹。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朱刚强实验千百次,细心总结经验,反复查阅资料,提出了准确的工艺参数和改进措施,选用硼含量较低的钛硼丝,避免了表面氧化膜和皮下裂纹情况。在他的努力下,公司2/7系产品成品率逐日上升,目前由该公司生产的2/7系铝合金铸锭成型率已名列行业三甲。
面对荣誉,朱刚强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要以过去的成绩作为起点,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企业将会研发出更多高端产品,使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本报记者 陈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