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再出发——市直机关党务干部赴井冈山培训侧记

2017-06-21 18:18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王星

这是一支令人崇敬的队伍。

滔滔赣江水,巍巍井冈山。90年前,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道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今年6月,循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怀揣着对红色根据地的向往,来自宝鸡市市直机关的90位党务干部走进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追寻红色足迹、聆听战斗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决心以井冈山精神鞭策自己,为宝鸡追赶超越、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贡献力量。

坚定信念牢记革命誓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在耳畔回响,在心底镌刻。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当学员们举起右手的那一刻,心中再次升腾起对共产主义的无限热忱和坚定信仰。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四万多名先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他们中大多数人并没有留下名字。他们为什么能够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换取革命的胜利?答案就是:坚定的信念!“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能在这里点燃星星之火,靠的是井冈山精神,那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干部学院老师这样告诉学员。

在茨坪主席旧居,由于严密的经济封锁,毛委员与普通战士一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度日,穿破衣烂衫御寒,床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一条薄薄的线毯,艰苦的环境,打消不了革命者的执着;在黄洋界哨口,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战斗的胜利,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引兵井冈山、三湾改编、改编袁王部队、朱毛会师井冈山,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讲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仿佛让我们走出了课本,回到那个革命年代,感受到了先辈的不易。”学员刘妍说,在井冈山,每一处红色胜迹,都标注出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生动实践不忘先辈精神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当粗涩的红米饭嚼在口中,学员们似乎清晰地体会到那个年代的艰苦,年轻的红军战士苦中作乐的革命精神,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6月3日下午,顶着烈日,头戴八角帽、身着红军服的学员们,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天气闷热,沿着半米宽的山间小路,从海拔800米到海拔1300米的黄洋界,虽然山路崎岖,汗水打湿衣背,但学员们不言放弃,大家相互鼓励,坚持走完了3.1公里的羊肠小道。

“挑粮小道流的汗,胜过教科书上的千千万万。”通过这段体验式的教学,许多学员发出这样的感慨。1928年底,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带领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关乎部队生死存亡的给养问题。“肩背手扛,身先士卒,先辈们打江山不易。”学员王建强感叹道。

“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高瞻远瞩,指引了革命航程,鼓舞了革命斗志,坚定了革命胜利信心。”带班老师精彩的讲解,让学员们深刻地领悟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有力思想武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体验红军生活时,这句毛主席的名言,成为鼓励学员们的动力,虽是大雨如注,但没有一人掉队,按照教官的要求完成自做红军餐、穿越峡谷、抢救伤员、胜利会师等体验教学项目。“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让人更加理解无畏、奉献等词语的真正含义。”体验教学当天,学员贾婷在课程笔记上写下这样的话语。

汲取动力争做合格党员

“最后一袋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口锅拿去铸钢刀,最后一件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娃送到战场上”。红军打仗为百姓,百姓爱戴红军哥。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老百姓与共产党的鱼水之情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扎根生长。

当年,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红军首次颁布实施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用严明的纪律,真诚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正是这份情谊,为红军赢得了坚强的后勤保障,确保了革命的进行。

在访谈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的课堂上,深入解读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核心、精髓和灵魂,成了老师与学员讨论的重点。从坚守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伍若兰,到舍己救人不顾个人安危的张子清,再到舍身堵枪眼的红军班长马义夫……南昌军分区原参谋长徐兆麟告诉学员们,思想能走多远,人就能走多远,“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 ,依靠群众求胜利”就是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所在。

井冈山之行,学员们体味到信仰的力量,也切身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身上的重担。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宋崇军说,培训结束后,要把井冈山精神用到工作中,让它成为每个人信仰的助力,用实际行动争做追赶超越的“排头兵”。

一次井冈山行,一生井冈山情。红色的歌谣还在响起,短短的几天培训落下了帷幕,带着对井冈山精神的感触、感动、感悟,学员们踏上了返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铸牢信念之“魂”,不忘初心,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工商实现网上登记业务全覆盖 企业、个体户均可网上办理

    2017-06-21 23:46阅读

    利用网络违规销售艺术品 画廊被罚1万元

    2017-06-21 14:03阅读

    商洛市多措并举破解中心城区“入学难”

    2017-06-21 08:22阅读

    西安文理学院7专业获批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及授权调整专业

    2017-06-20 11:03阅读

    老宝鸡创造大惊喜——石鼓·陈仓老街加快项目建设侧记

    2017-06-19 18:22阅读

    贫困户患精神疾病雪上加霜 村干部献爱心援助及时纾难

    2017-06-19 12:18阅读

    夏至日陕西将迎来一次降水 专家提醒:及时收割小麦

    2017-06-18 21: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