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昔日贫困户,今成致富带头人”

2017-07-20 12:11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 黄韦华 通讯员 刘颖

“你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香菇,它们可是圆了我的脱贫梦呀。”7月11日一大早,洋县磨子桥镇二龙村村民董启峰边查看香菇袋料边对记者说,“有了好政策,脱贫致富干劲十足。今年的6亩元胡已经卖了3万多元,10亩花生至少也能卖2万多元,还有桔梗、乌药等中药材20多亩……”

“昔日贫困户,变成今日致富带头人。”磨子桥镇二龙村村支书王文治介绍说,董启峰是该村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年底靠香菇产业发展脱贫了,现在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力度,成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这些年,穷怕了。”已经脱贫的董启峰,回顾起以前的日子仍然心有余悸:年迈的父亲瘫痪在床多年,读小学的孩子需要他照顾,既不能外出打工,也没有一技之长,一家人生活很艰难。前几年,凭力气耕种了十几亩龙须草,但收购价格的突然下跌导致血本无归;承包过村上的砖厂,也因经营不善而亏本,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帮助董启峰一家摆脱贫困,村干部和扶贫驻村第一书记鼓励董启峰利用村里的有利条件发展香菇产业。然而,缺资金、缺经验,再次让他顾虑重重。除了上门做思想工作,村支书王文治和第一书记杨军钊积极协调镇信用社,为他争取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

“放心大胆去种,技术我给你提供。”具有多年香菇种植经验的村支书王文治拍着胸脯打了保票。并全程指导董启峰种植,还手把手地传授培育经验。没有后顾之忧的董启峰积极行动,第一批就发展了500袋袋料香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冬天,董启峰的500袋香菇长势喜人,销路很好,先后共赚了14余万元。这笔钱,不但还清了5万元的贷款,还添置了家具,他用余下的钱在县城边流转了近40亩土地,种起了中药材。

董启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亩地的花生收获季节需要不少劳力,桔梗、乌药也是细致活全靠手工,药材基地常年需要人照应……收割季节需要10人左右来这里打工,长期固定的员工也有4人左右,按每天80至100元的工资计算,长期在这里打工的贫困户靠这一项收入就能脱贫,他希望能为其他贫困户提供更多打工的机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地表温度超吐鲁番? 数据真实19日下午成全国第一

    2017-07-21 00:03阅读

    “N+1”党建联盟新模式亮相西安 企业党建共联共建、合作共赢

    2017-07-20 14:44阅读

    西安火车站运政忙活一小时 只为帮旅客找回两罐腌菜

    2017-07-19 22:35阅读

    无人机上岗巡逻 金陵一桥封闭期间为保畅通再增警力

    2017-07-18 18:26阅读

    安康首届“与法同行”新媒体快乐普法大赛圆满收官

    2017-07-18 10:12阅读

    南郑加快项目建设打造发展强劲引擎

    2017-07-17 12:31阅读

    汉阴县平梁镇二季度追赶超越再获佳绩

    2017-07-16 22: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