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熨斗:用乡贤文化推动新民风建设
(通讯员 张益群 孟少猛)乡贤文化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熨斗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底蕴深厚的根基,不仅造就了吕贡三、朱满瑞等古贤,更涌现了很多新贤,如何利用他们的力量推动新民风建设?该镇进行了系列探索。
诚邀群贤座谈,找准推动措施。7月19日下午,熨斗镇邀请全镇知名乡贤、能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助推新民风建设的方法。座谈会上,诸位乡贤都表示当前开展新民风建设很有必要,也分别谈论了推动方法。老教师姚志明说,要通过知理、治心、禁过推动新民风建设,知理即广泛宣传弘扬正向价值观,治心即树立品德标杆挖掘群众向善本心,禁过即通过舆论曝光等方式对失德之人进行惩戒。老干部贾明华说,要利用家族文化,调动家族领袖来助推新民风。镇党委书记李晓明在会上表示乡贤们的主张让他很受启发,将来要利用好这些意见建议,围绕时时、处处、人人用力,久久为功,广泛调动,从各个家庭、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入手,发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新民风建设。
发挥乡贤作用,多方治理宣教。乡贤来自各行各业,发挥他们教化引导新民风的主动性很有必要。退休教师张守让是熨斗的知名文化人,也是群众宣讲团成员。在此之前熨斗镇就提供多种保障,协助他挖掘熨斗文化。如今他收集了熨斗镇大小家族的各类家训家规,丰富的熨斗传统故事经他向全镇群众宣讲。此外,姚志明率先在全镇向青少年教学《弟子规》,向群众推广《增广贤文》,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一些乡贤还利用网络平台,发挥自身作用。如在外乡贤杨业云,把他的子云学堂办在政府搭建的村级、镇级微信群上,向熨斗网友宣传《朱柏庐治家格言》;青年能人张诗俊创办熨斗传统文化公众号,普及熨斗家训,传承熨斗文化,研究熨斗历史
建立组织体系,推动民风自新。发挥乡贤作用,推动社会风气自我治理、自我更新,是建设新民风的重要举措。现在除了由乡贤组成群众宣讲团进村进社区开展活动外,各村、社区的乡贤能人和村干部还组成道德评议领导小组共同协助抓好村域民风治理。下一步,该镇将成立乡贤协会,协助推动社会民风自我更新,为助推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2015年9月,《人民日报》发出这样的号召。当前推动新民风建设,更需要乡贤文化的助力,熨斗镇通过着一系列创新举措,颂古贤仿今贤齐向善的新民风一定会到来,诚、孝、俭、勤、和的美德必能让古镇焕发新的魅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