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工厂建在家门口 群众增收有门路

2017-08-07 14:00  安康日报  字号:T|T

6.jpg

(通讯员 朱骏)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截止目前汉滨区累计搬迁5.63万户,新建社区209个。如何让群众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一直是汉滨区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战役的重点。

七堰社区是陕南泥石流灾害重点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也是灾后重建与避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经过7年的建设发展,目前社区人口集中、功能日趋完。24岁的贫困户刘富侠,2010年17岁的时候因车祸失去了右腿,她父亲刘本富因矿难高位截瘫,后来全家在地方政府的安置下搬进了七堰社区。三年前刘富侠结婚生子,一家人靠低保生活。

刘富侠说,自己外出打工,家里就没人照顾了。并且家里还有个残疾的老父亲,身边也需要有人照顾,小孩子带出去也不方便,所以就只能回到老家。

今年,安康市宝云服饰有限公司在七堰社区建起了社区工厂,生产服装、手套等外贸产品,刘富侠于是进厂务工,每个月不仅可以拿到一两千块钱工资,工厂距家里只有三五分钟,也能按时上下班,而且把家里老人小孩都照顾了。

七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代祥告诉记者,以前社区群众没事干了就打牌、打打零工,而且扯皮的也多。现在社区开办了服装加工场,解决了外迁户、周边农户劳动就业问题,他们自己也增加了收入,晚上回去又能照顾老人和小孩,解决了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宝云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宝云是汉滨区关家镇人,1999年在江苏服装厂打工,2004年开始自己办厂。2015年经市区招商引资在五里工业园区创办服装厂,2017年响应政府号召助推脱贫攻坚,先后在她老家小关社区、关庙镇金星社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坝河镇中心社区等四个社区开办服装加工厂,可满足贫困户、搬迁户和当地群众300多人就地就业。

宝云服饰有限公司在创办社区工厂期间,各级各部门亲力亲为、多次深入工厂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创建中的难题,协调水电、公共设施和员工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并在工厂用房上给予政策优惠。工厂建在社区,不仅拉近了与打工者的距离,也方便了当地群众,大家都积极踊跃报名,成为社区工厂的员工,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截止目前,汉滨区共引进社区工厂8家,涉及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行业,有450多名群众实现了就地稳定就业,务工增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全市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暨健康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宁强召开

2017-08-07 12:03阅读

西安摩拜在熙地港推出智能停车点 或将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难题

2017-08-08 01:16阅读

马俊民赴秦都区、渭城区检查城区各街办创文工作

2017-08-05 10:04阅读

蚕桑产业拓宽西乡群众致富路

2017-08-04 12:30阅读

用供热缴费信息卡缴采暖费有优惠8月3日至9月30日期间完成缴费可获赠礼品或红包

2017-08-03 18:30阅读

近500辆陕汽军车赴朱日和参加阅兵仪式 陕汽人难掩激动之情

2017-08-03 09:42阅读

安康:秦巴明珠的绿色崛起

2017-08-02 12: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