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情洒山村扶贫路——记陇县东风镇普乐塬村驻村第一书记路云

2017-08-21 18:14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邓亚金

今年35岁的路云是陇县人民法院干部,自打到东风镇普乐塬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一年多来,他常常忙得“三过家门而不入”。朋友们都说他太拼了,可他却笑着说:“既然来了,我就要干好扶贫的事。”

与贫困户同吃同住

路云刚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热血沸腾,但是看到普乐塬村的现状后,他却傻眼了:全村465户群众,97户贫困户,只有苹果、核桃等传统产业,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咋下手帮扶?

村干部打算把路云安排在条件较好的群众家里住,可路云说:“我要住在贫困户家里,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疾苦。”最后,他选择住在李志华家。82岁的李志华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李红军为三级残疾,未成家,女儿因车祸去世,二儿子当了上门女婿,落户到了外地。李志华和大儿子李红军相依为命,由于李红军不能干重活,挣不来钱,家中生活十分拮据。

在李志华家,每月除付300元生活费,路云每次从家里来时,都要带一些蔬菜,尽量给李志华家减少负担。路云发现李红军虽然身体残疾,但对生活充满信心。经过几次沟通后,路云帮李红军申请了5万元的产业贷款,又开车带李红军在县上买了6头牛,帮助他搞奶牛养殖。

路云在走访中了解到,仅普乐塬村6组就有14户贫困户,经过和单位领导沟通后,县法院14名干部与14户贫困户对接,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贫困户李金海常年在外打工,80岁的老父亲一直住在村里废弃的学校里。路云到镇上给李金海家协调宅基地,到县上相关部门申请补贴3.5万元。在他的鼓励下,李家的新房快要盖起来了。

从此后,有人把煮熟的鸡蛋送给路云让他补营养,有人开始找他拉家常,还有群众开始找他解决家庭琐事、邻里纠纷,他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埋头为群众办实事

路云明白,基础设施建设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普乐塬村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出行极不方便,路云和县法院领导协商,由法院出资3万余元,给村上安装了10盏路灯。

今年5月初的一天,村民纷纷议论小麦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事,路云找村干部了解具体情况。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为确保小麦丰收,减轻群众负担,在路云的联系下,县法院出资3万元租了6台无人机,为普乐塬村2000多亩小麦喷洒了农药。驻村以后,路云把97户贫困户的资料看了不下十遍,多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他能像说自家的事儿一样说出每户的情况。为给贫困户增加“造血”功能,路云提出了“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带动60户贫困户入股养殖企业增收。同时,路云还联系宝鸡某技校来村上为贫困户培训,带动贫困户就业。

普乐塬村人祖祖辈辈吃井水,但近年来,随着水位的下降,水质愈来愈差。路云和村干部在村外找到一处泉水,经过预算,整个饮水项目需要35万元。路云又到县上为村上争取了“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9万元。预计10月底,群众就能吃上安全水了。

路云一心扑在扶贫的事上,村里大事小事都有他的身影,可自己家里装修房子、母亲住院、妻子生孩子,他都顾不上。路云说:“家人再困难也没有贫困户困难,我要把青春和汗水、激情和希望洒在普乐塬这片热土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高陵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2017-08-21 17:01阅读

    调皮孩子离家出走 警民微信接力找回

    2017-08-21 10:12阅读

    西安交大“数字迎新” 新生网上可完成80%报到流程

    2017-08-21 11:44阅读

    扶风县苗木花卉产业年产值达八亿元:小苗木成脱贫大产业

    2017-08-18 18:06阅读

    阎良区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综合试点正式启动

    2017-08-18 09:00阅读

    市安监局执法检查实现四个突破

    2017-08-17 10:50阅读

    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记人文地理学博士、金台区人民政府挂职副区长孙鹏

    2017-08-16 18: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