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魅力新渭南 打造幸福新家园
(上接第一版)——民生工程“补短板”,市民生活更美好。共计实施民生类项目70余个,完善了城市雨污排水管网建设,完成排水管道38条,长度约80公里。实施了城市综合管网下地工程,完成了14条路段32公里的强电综合管沟建设,弱电综合管沟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110KV的中心变电站投入使用。城市天然气管网已基本形成环状供气网络。北水厂建成投用,经开区实现供水。实施中心城区“煤改气”工程,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5公里。启动实施的华能热电联产、供热管网及中继泵站、渭河综合廊桥、渭清路综合管廊建设等项目均进展顺利。建设完成了朝阳大街、前进路等2座人行天桥,对中心城区的东风大街、朝阳大街、前进路等43条主次干道进行了人行道升级改造。为了加快主城区与老城区的互联互通,今年在湭河上新建了2座车行桥,其中胜利大街湭河桥已建成通车,站北路湭河桥正在施工之中。今年还开展了弱电缆线入地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朝阳大街、前进路、仓程路、东风大街、民生路、胜利大街等6条道路弱电入地,拆除架空缆线167万米,清除杆线3240余根。
——公共服务类项目稳步推进,城市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坚持以学校、医疗卫生、停车场、公厕等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增强群众福祉。渭南中学、渭南初级中学、渭河小学、经开区公立幼儿园等10余所学校投入使用。瑞泉中学迁建、高新区第二小学、市政府幼儿园等11所中小学和11所幼儿园开工建设;渭南中心医院、渭南儿童医院等项目建成投用。渭南中心医院感染病区及内科综合楼、市妇幼急诊综合楼、华州区中医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渭南市博物馆、市民综合服务中心、渭南图书馆、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民公园地下停车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共享单车)等项目建成投运;市区公厕建设、市体育中心配套设施、市殡仪馆搬迁、中心区供水一期深处理、临渭区文化艺术中心、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华州区医疗养老院等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把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作为改善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完成了华山大街、解放路南段、汉马街、渭蓝路、西华街等10余条无灯路段的改造。今年还对朝阳大街、前进路、仓程路、东风大街等路段老旧路灯进行提升改造,共完成路灯安装598套,景观灯安装278套,从根本上解决了市民的夜间出行问题。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仅要有品质的态度,更要有民生的温度。近年来,在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服务的基础上,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持续发力,中心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开工,分配入住超额完成任务;全市44个棚改项目进展顺利,共完成改造2.4万套,货币化安置2.2万户,搭建“去库存”平台,促进中心城市商品房销售持续较快增长……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与此同时,强力实施精细化管理,道路、绿化、路灯、供排水、防内涝等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市政公用设施完好率达到96%、亮灯率99%、气化率85%以上,路面机扫率达到95%以上。洒水、清扫、保洁频率、密度不断加大,户外广告、“门前四包”、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规范有序,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日日如新。
中心城市的容貌犹如一个窗口,极大拓展的城市空间,显著增强的载体功能,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推动“大关中东部及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向前,也必将在渭南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画卷上挥洒下一笔笔浓墨重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