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访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纪安
本报记者姚琼实习生王静
记者:市执法局在今年的“铁腕治霾”工作中都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王纪安:按照3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铁腕治霾专题工作会议和《关于印发渭南城区铁腕治霾攻坚行动方案》文件要求,我局主要承担治污降霾工作中的建筑工地扬尘、渣土运输车辆、露天烧烤等管理任务。
记者:针对这些任务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纪安:建筑工地管理方面,目前城区建筑工地157个,“6个100%”扬尘措施达标的有130个,达标率83%,不达标工地27家。3月6日以来,共覆盖黄土151.223万平方米,新增降尘设备196台、监控83台、冲洗设备57台,新增围挡46402米,新增硬化工地出入口113处,责令改正工地具体问题330个,处罚扬尘治理不达标工地39个,已缴纳罚款110.9万元。
渣土车辆管理方面,城区登记备案的清运公司共19家,下属车辆207辆,加装卫星定位系统的车辆103辆。3月6日以来,我局严查带泥上路、抛洒等违法拉运行为,联合交警执法294次,查挡渣土车辆1902辆(次),处罚61800元。
露天烧烤管理方面,在城区滨河大道北段、金水路、解放路北段、前进路与五马路口向东至宣化路北、新区南街、育红路、丰庆路、310国道西段张北村口设置8个烧烤点,并按照“五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目前,规划区域内共有露天烧烤经营门店96家,已全部更换了环保炉具,加装了净化系统。对城区露天烧烤和沿街串串经营现象一律进行取缔,要求所有店外烧烤炉具全部进店作业。
记者:在以后“铁腕治霾”工作中有哪些打算?
王纪安:加大宣传力度,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渭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办法》等有关宣传资料,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城区铁腕治霾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加强工地管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6个100%抑尘措施,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建立问题清单,限时整改达标。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夯实工作责任,对每个工地建立扬尘管理档案,确保每个工地每天有执法检查记录,彻底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冬防禁土令,及时响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保今年工地扬尘指标全面达标。在整治过程中加强部门配合,对多次督办整改不达标的施工企业抄报市住建局进行不良记录处理,形成管理合力,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
严管渣土处置,严格落实《渭南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建筑渣土处置做到6个必须,加强同交警部门的联系,设立渣土车固定检查点和流动检查点,严防高尖冒载、沿途抛洒、带泥上路、乱倾倒等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严控露天烧烤,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城区划定区域内8处96家露天烧烤均正常使用环保炉具和油烟净化系统,区域外露天烧烤串串坚决取缔。
实行严管重罚,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律高限处罚。
严格督办问责,实行市局、分局两级督办制度,督办问题,限时整改。将各城管执法单位铁腕治霾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市局考核各单位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工作中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整改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重拳出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