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履责保卫蓝天——访市国土局副局长、市地热办主任杨建仓
本报记者姚琼实习生王静
记者:最近几年,国土资源部门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杨建仓: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一,严格建设用地报批和供应审查。对于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申报,在申报资料中必须附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没有环评文件,不论什么项目,坚决不予申报用地。特别是在土地供应上,我们严格执行《限制用地目录》和《禁止用地目录》,对于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项目和污染项目,坚决不予供应土地。
第二,严格矿业权配置审查。对于缺少环评审批文件的项目,坚决不予以办理采矿权新立手续。从2012年开始,为了切实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已经停止了全市新办砂石粘土矿的采矿权审批。同时对老矿山,积极督促其完善环评审批手续,对不能按要求补办环评手续的矿山,坚决予以关闭。
第三,加强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和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收缴工作。对于近年来新设立的矿权,要求企业必须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不能按要求编制方案的不予批准矿权;同时对于一些无《方案》的老矿山,督促其加快编制《方案》。目前,省、市发证的100多家矿山企业基本上编制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缴纳了环境治理保证金。
第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一方面完善矿产资源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矿山企业的日常监管。在全市各矿区,全面建立了以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主的动态巡查制度。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严厉打击超层越界开采、私采滥挖、掠夺式开采以及破坏环境等违规违法行为。近年来,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矿产资源领域的打非治违行动、小秦岭金矿区专项整治、秦岭北麓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唐帝陵保护区石灰石开采专项整治、全市开山采石以及黏土砖厂整治等矿产资源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
第五,多方措施资金,对矿权灭失的废弃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记者: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中,国土资源局主要承担哪些任务,进展如何?
杨建仓: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渭南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要求和分工,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中,我局牵头事项主要涉及秦岭开山采石及渭北“旱腰带”采石破坏环境的问题。对此,我们制订了《秦岭矿山生态环境整改实施方案》和《渭北“旱腰带”生态环境整改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成果显著。
记者:在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建仓: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欠新账、多还老账”的原则,在严格落实新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的同时,积极争取中省各类项目资金,对关闭的矿山或无责任主体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申报项目进行综合治理。
几年来,共成功申报了20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项目,争取中省项目资金21.42亿元,目前多数已完工,治理面积达21.24平方公里,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为对我市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我们根据国家关于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有关政策,编制了秦岭北麓—渭河流域(陕西渭南段)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国家级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申请资金103亿元,覆盖面积11795平方公里,目前已上报国土资源部待批。
记者:近几年开山采石整治工作我市取得了那些成绩?
杨建仓:我市秦岭北麓和及渭北“旱腰带”开山采石的历史比较久,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大量存在。由于以前各项政策法规不尽完善,全市开山采石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特点,至2009年,全市采石矿山保有数量236家。为解决采石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秦岭北麓采石专项整治、全市砂石黏土整治等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到2014年底,全市共关闭注销开山采石企业67家,剩余169家中秦岭北麓34家、渭北“旱腰带”135家。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采石场管理的通知》下发后,我们制订了《渭南市开山采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再次开展了全市开山采石专项整治。本次整治中,市政府明确,将秦岭泛华山地区所有采石企业一律关停,渭北“旱腰带”按规定进行关停和整合。目前,秦岭北麓34家开山采石企业已全面关停,渭北“旱腰带”关闭101家,剩余的34家采石企业计划3年内完成。到2020年整合完成后,全市开山采石企业数量不超过25家。
记者:我市的黏土砖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杨建仓: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从2016年7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黏土砖厂专项整治工作,出台了《渭南市黏土砖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全市464家砖厂全部予以停产关闭,全市一个乡镇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年产5000万块标准砖以上的多孔(空心)黏土砖厂,全市砖厂总数不超过121家的整治目标。目前,全市464家砖厂已全部关停,其中36处无证开采点已全部取缔,319家企业采矿许可证注销到位,剩余109家今年年底前全部注销,实现生态恢复面积7841亩。整治期间,全市禁止新建黏土实心砖厂,暂停新建空心砖的审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