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 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10月15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新波介绍,近年来,陕西省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宣贯、示范带动、评估促进、保障安全”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进展。截至6月底,全省参与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的企业达到2399户,参与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达到159户,通过贯标获证的企业63户,处于全国第12位。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化产业和发展处处长高翔介绍,在具体措施上,首先在网络层面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为引领的5G网络,推动企业内外网网络改造,推动企业IPv6改造,把一些新的网络技术推进企业,使得网络的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抓紧启动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商,鼓励省内重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现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改造升级。实施重点工业设备上云行动,带动工业企业上云,培育工业APP,加快培育形成双向迭代、互促共进、开放共享的平台生态体系。
工业互联网一旦遭受攻击,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灾难、人员伤亡以及危害到国家安全。陕西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处处长朱军介绍,目前,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项目建设已启动,预计今年年底前平台基本建成,实现设计监测能力。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新波指出,工业互联网是跨界融合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政产学研融各方的协同作用。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对接,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工业互联网相关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加强产业联合,以产业联盟、创新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建设为牵引,加强信息通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国内外企业、实体企业与金融服务企业、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协同,共同壮大完善产业生态,集聚优势,合力推进。
“陕西省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少,但是针对工业互联网人才缺乏,必须要强化信息化特别是工业互联网的实训基地建设,我们将引进专业培训机构,不断组织宣贯、不断组织培训,做到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都要懂工业互联网。”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化产业和发展处处长高翔说。
依托国家相关人才政策和重大项目工程,引进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教资源丰富,高校人才富集,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建设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瞄准工业互联网关键短板,立足自主创新,培养一大批工业互联网科技领军人才、技术创新青年骨干和创新团队,持续造就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工业互联网人才,为实现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