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脱贫攻坚战鼓擂商洛累计脱贫45.07万人

2019-11-08 02:12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商洛,因地处秦岭山地,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党的十八大尤其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该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截止2018年底,该市累计脱贫45.07万人、退出贫困村442个,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25.68%降至8.48%,镇安成为陕西省首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2019年,计划实现10.52万贫困人口脱贫、259个贫困村退出,其余6县区全部摘帽(其中深贫村145个、深贫县4个)。

狠抓产业就业带动15.2万户53.2万人稳定增收

商洛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该市7县区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占陕西省深度贫困县的45.5%;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0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75个,占陕西省深度贫困村的36.3%;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4万户57.47万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陕西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的地区。

近年来,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商洛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治本之策,用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核桃、板栗、食用菌、中药材、茶叶、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了菌果药畜“4+X”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共发展食用菌3.5亿袋、核桃336万亩、板栗268.9万亩、中药材208.54万亩,培育了森弗、君威、华茂等147家农业龙头企业,柞水木耳、商南茶叶、丹凤葡萄酒等先后登陆央视,带动了15.2万户53.2万人稳定增收。

针对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商洛探索推行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金融扶贫“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大力实施消费扶贫,今年在陕西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成功举办消费扶贫暨产销对接会,成立商洛市消费扶贫协会,建立扶贫超市、专柜29个,积极探索推行扶贫超市直销、帮扶单位促销、宁商协作帮销、社会力量带销等“产业+消费”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陕西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举办了商洛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现场推进会和“村企、村银”对接洽谈会,探索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701个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全覆盖。综合采取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成立劳务合作组织等多种措施,深入开展就业扶贫,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帮扶力度,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9.36万人,公益专岗安置1.3万人。

精准落实政策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0.5万人2.1亿元

发展过程中,商洛市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综合叠加施策,精准兑现“普惠+特惠”民生政策,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织密织牢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网底。

在健康扶贫方面,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达100%,县级二级公立医院实现贫困人口住院报销“一站式”结算,累计报销10.28万人次2.68亿元;在教育扶贫方面,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通过“国办、户籍、学籍、资助”四个系统比对,精准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坚决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整合各类资助资金,资助贫困中小学生8.6万人,实现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在社保兜底方面,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全面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0.5万人2.1亿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8万人5153.49万元,临时救助对象2.2万人次2500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不落一人。

此外,商洛市始终把社会扶贫作为重要力量,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积极配合中省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组织市县单位实施结对帮扶,1342个单位累计投资各类资金29.16亿元。

商洛不断深化与南京的宁商扶贫协作,建立“1+8+X”对接合作机制,双方党政代表团定期对接交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助医助学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签约实施了“飞地经济”产业园、文化旅游、中药材产业等377个项目,已建成271个、在建106个。精准对接陕西省国资、教育、卫生“三大帮扶体系”,整合陕西省国资委第九合力团资源,成立陕投集团商洛合力扶贫开发公司,实施产业扶贫合作项目25个,总投资33.8亿元;11所高校与7县区结对帮扶、联帮联扶,19家县级医院、25家镇卫生院与陕西省内高水平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能。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655家企业投资3.1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551个,大扶贫格局更加凸显。

补齐短板弱项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4971个

面对立地条件差、生存发展困难的实际,商洛市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基本前提,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对标贫困退出标准,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4971个,特别是今年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最新政策要求,强力推进水、电、路、视、讯、村卫生室等硬件设施,倒排工期、开足马力、加快进度,加速补齐短板弱项,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76处,完成“油返砂”整治598.81公里、通组路路面铺筑444.73公里,硬件设施全部达标。

按照靠近城镇、靠近中心村、靠近园区、靠近景区原则,商洛市累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56个,同步配建产业园区、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196个,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5.05万户19.71万贫困人口告别深山、全部入住新居。同时,区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四类对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7万户,使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子。

在强化问题整改,提升脱贫质量工作中,商洛市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以及陕西省考核、督查、巡视、审计等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整改范围,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分类建立清单台账,坚持“一个问题、一名责任领导、一套整改措施、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整改工作机制,实行销号管理,一项一项抓好整改。

同时,跟踪回访各级反馈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实效,一件一件核、一个一个查,确保各类问题限期得到整改,力促工作提质量、上水平。目前,今年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25个问题已整改24个,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排查认领的40个问题已整改39个,国家脱贫攻坚巡查认领的24个问题已整改10个,剩余问题正在按时限加紧整改。

截至目前,对照脱贫退出标准,在户脱贫方面,商洛市计划脱贫户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已全部达标,无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预计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将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在村退出方面,259个计划退出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安全饮水、电力入户、标准化村卫生室、村集体经济五项指标均达到退出标准,预计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和贫困发生率将全面达标;在县摘帽方面,6县区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安全饮水、电力入户、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贫困户指标已全面达标,上半年各县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月1日开始,商洛市正在按照程序、步骤,有力有序开展脱贫退出工作。待年度减贫任务完成后,各县区的贫困发生率均可控制在1.3%左右,有望实现脱贫摘帽。西北信息报记者柴迎叶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国际化社区让越来越多外国人爱上沣东

    2019-11-07 18:24阅读

    基本经济制度更成熟支撑高质量发展 “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有待细化,对外开放新举措将加快落地

    2019-11-07 06:16阅读

    “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论坛”举办——专家学者共话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2019-11-06 12:37阅读

    蓝田食安办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检查

    2019-11-05 06:17阅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空港新城文化创新创业园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揭牌

    2019-11-03 06:04阅读

    泾河新城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回指导工作推进会

    2019-11-01 10:21阅读

    强势聚集重磅商业体,航天基地发展再添翼

    2019-10-30 20: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