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扶贫路 ——记陈仓区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副园长赵小英
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兼保教主任赵小英,在做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同时,倾洒真情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将爱心和汗水洒在扶贫路上,小朋友们称她“爱心妈妈”,她帮扶的对象都说她是“贫困人的贴心人。”
舍小家爱洒扶贫路。去年初,幼儿园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赵小英同志义不容辞担当起全园精准扶贫重任,她把精准扶贫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确定幼儿园帮扶对象,落实“一帮一”举措,做好东关街办五一村扶贫入户走访、建档立卡等工作,幼儿园大量的扶贫工作几乎都是在课外加班加点完成的。赵小英白天做好幼儿园日常工作,晚上进村入户走访,加班整理资料,登记造册。先后采集各种扶贫信息108条,造册368页,立卡36份,建档42卷,扶贫工作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赵小英家居宝鸡市区,公婆离世,公公年迈居住外地养病,丈夫在铁路系统工作,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15岁的儿子正上高一,孩子长期在学校托管。赵小英顾不上照管家庭,每天早出晚归,奉献真情做好本职工作。去年12月28日下午6点钟,幼儿园放了学,夜幕开始降临,她直奔五一村,进入农户走访完,已经是晚上11点了。她匆忙驾车赶往儿子的学校,全校漆黑一片,唯独办公大楼李老师房子亮着灯。她知道儿子在那里,走进房子,看到儿子在床上熟睡。李老师小声说:“上午孩子发烧,我领孩子去看了医生,服了两次药,现在不烧了。”赵小英顿时泪水夺眶而出。她给儿子的母爱虽然不多,但是她爱着幼儿园和孩子们,更牵挂深爱着五一村27户13名在校的贫困学生,虽然她冷落了一个家庭,却温暖了一个帮扶的弱势群体。
大走访情牵贫困户。赵小英积极践行“倾情、用心、超越、奉献”的陈仓教育精神,将一片爱心献给她深爱的教育事业上。爱的力量是她工作的强大动力,产生了深厚的爱心。两年来,在幼儿园放学之后,她先后多次带领5名教师,怀着一片深情,深入五一村走访。在农户家中,聆听着贫困背后的故事,促膝交谈,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从小立志,树立勇气。在组织突击入户活动之后,其余10多户的走访,就落在了赵小英的肩上。在走访中,她聆听着他(她)们的讲述,时而激动不已,时而心情沉重。不幸的贫困家庭各有各不幸的遭遇,触及着赵小英的每一根神经。赵小英把这些扶贫故事在幼儿园的小班,讲给小朋友听,她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抽泣,有的抹着泪,受到感动,小朋友纷纷拿出零花钱,要为贫困儿童买衣服和生活用品,小朋友的举动又深深地感染着她。赵小英把这些扶贫故事曾讲给自己儿子,儿子写了一篇《妈妈的扶贫故事感动了我》,成为全班作文的范本。
献爱心温暖幼童心。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经过对东关街道中心幼儿园百余名小朋友全面进行摸底,赵小英自己确定了两名帮扶对象,她对这两名帮扶对象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享受到党对贫困儿童的优惠政策。赵小英与同事把他们带到虢镇东街附近的超市,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彩笔、泡泡泥、折纸学具用品、小食品等,给他们购买。每到逢年过节,赵小英与同事一起,分别到土桥、西秦村结对帮扶对象家中,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和幼儿学具用品,嘘寒问暖,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去年冬季,连续下了几场大雪,她牵挂着五一村上小学三年级的毛婷婷,她妈妈患精神病,前几年出走没有回家,她奶奶70多岁体弱多病,全家靠爸爸打工养家糊口,婷婷穿的棉衣破了补补了破。赵小英牵挂着毛婷婷在数九寒天穿上棉衣、棉鞋了吗?她现在冷不冷?纠结得使她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春节前,赵小英自己掏钱到超市特意为毛婷婷买了棉衣、棉鞋,与幼儿园的两名老师,直奔五一村毛婷婷家。婷婷的奶奶热情接待,从老人那里得知,婷婷的爸爸还得好几天才能回家。赵小英与教师动手,给婷婷穿上了新棉衣、棉鞋,婷婷一下子扑到赵小英的怀里,流着泪喊了声“妈妈!”她紧紧地抱住婷婷,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无不感动。
赵小英同志在精准扶贫的事业中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在扶贫路上,她舍小家顾大家,真诚奉献一颗爱心,帮扶着一个个贫困的家庭,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她的扶贫故事将感染着无数的人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