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扶贫路上科技人——记市科技局驻孝东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卢青锋

2017-10-26 08:15  渭南日报  字号:T|T

第一书记卢青锋走访贫困户

本报记者周海燕

个人简介

卢青锋,男,汉族,陕西白水人,1982年4月生,大学本科文化,2005年7月参加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渭南市科学技术局监察室主任,市科技局派驻蒲城县党睦镇孝东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的全市“三联三包”推进会上分别作为市级优秀驻村队长、市级优秀第一书记代表作交流发言。获2015年度市级优秀驻村工作队长、2016年度市级“优秀第一书记”、2016年度蒲城县“优秀第一书记”称号、2017年渭南市第二届好青年扶贫好青年、2017年第二季度陕西省好青年扶贫好青年称号。

不是医生,却能根据病情,开出方子,并让病症慢慢减轻,一步步治愈。

2014年5月,市科技局监察室主任把办公的地方从城市挪向了农村,来到蒲城县党睦镇孝东村,任驻村工作队长。从此,业务不再那么单一,甚至要求比之前更高,任务比之前更重。

他要同当地村组干部一起,查贫困的病因,找脱贫的路子,让贫困这块顽疾渐渐痊愈。

进村后,他对该村7个村民小组内123户贫困户进行逐户访问。家里有多少地?多少劳力?贫困原因等问题,事无巨细地被一一记录下来。久了,每次有事从村组经过,看见的人总会热心地招呼他进去坐坐。

2015年6月,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同时兼任村第一书记。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加油干。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时日再去,卢青锋正在忙着准备迎接省果业局一行人对该村酥梨的观摩活动。

蒲城县党睦镇孝东村支部书记蒋顺喜告诉记者,村上曾经拥有全县的优质酥梨出口基地、农业部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招牌,但都是历史,现如今依然被列为贫困村。

卢青锋进村后经过挨户调查,并召开两委会,走访种植大户,村上能人,村上困难群众,拜访村上合作社理事长、酥梨代办等,摸清了村上产业实情。他说,村上现有2300亩酥梨,90%都是酥梨一个品种,而且有80%都是1998年左右栽种的老树,100亩葡萄也是近年来老梨园倒茬新栽的,其余耕地全为小麦玉米。

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传统作业本身就已经加大成本,而这种老树种居多的种植模式明显跟不上现代化种植及作业的需求。

为此,他邀请县果业局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协助其找出制约村上酥梨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老园枝量过大、通风透光差、腐烂病上升、病虫害上升、果品“商品率低、用药量大、劳动量大、生产成本高、土壤板结,品种单一。”这些问题被专家一一列出。他们共同认为“思路必须变。”经过专家会诊,提出村上酥梨产业发展的思路为:“老园改造树体,改成倒人字型或者隔一除一减伐,解决果园密闭问题。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引进新品种,调整品种单一问题。”

除此外,用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企业牵头,支部引领,集约管理,关键环节个人负责,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酥梨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果农收入,推动全村发展,贫困户脱贫。他们提出一个发展口号“靠科技兴产业,信市场奔小康。”

当新的思路摆在卢青锋面前时,他豁然开朗。

可是,每逢雨天,经过村内仅有的两条村道走访贫困户时,泥泞的道路让他再次陷入深思。全村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80%,村道只有两条主干道路硬化了,生产路雨天很难拉运。村民生活垃圾收集不规范,直接扔进排碱渠内等生活习惯让他有些尴尬。

对此他与村两委干部商议,找群众出主意,跑镇、上县、报市争取项目支持、讨论制定村规民约。

自从进村,他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事情接踵而至,每一项看似很小,但每一项都必不可少。

持之以恒追求卓越药方既出,脚步跟上。

现实是,2014年专家培训后,冬季修剪期间没有一棵树改成专家确定的倒人字型。2015年冬季依然没有。最终他鼓励村支部书记于2016年春节前把自己的5亩梨园进行了改造。

2016年11月他为村支部书记改型的果园算了一笔账。改型后产量没降低,商品率明显提高了,收入也略有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卢青锋又鼓动村书记现身说法,让其他群众的果园也改型,但到2017年元旦前夕仅有3户群众改了,他更是着急了。这时他想办法,请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凌飞教授,准备了几把剪树用的剪子、锯子,让改型过的群众来学习,动员还没有改型的群众现场学习组织了一场现场改型培训会。

现场气氛热闹,经教授指导后改型的群众,现场给他们发放一把剪子和一把锯子,价值近500元。可群众依然担心这样一来,产量降低,收入减少。

卢青锋看到此,又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争取来300多袋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而这些有机肥只能发放给已经改型的户主。2017年春节前改型达300亩,改良土壤150亩。

2016年春季,他协调其他部门向困难群众发放酥梨小树苗800余棵,给自己包联的贫困户蒋社利先带头栽种3亩,再找了几户共计栽种10亩,完成了新栽任务。2017年8月引进玉露香酥梨新品种接续40条,目前已经嫁接完毕,待明年再引进苗木直接栽种,挂果后等待市场检验。

驻村以来他还协助村上能人完善注册企业四家,有力地带动了村上酥梨产业的发展。2016年4月卢青锋还鼓励村上企业注册“誉酥园”酥梨商标。2016年8月鼓励村上年轻人创新运营了网店,并开始运营,年销售额突破5万元。2017年还帮助村上农资农具技术人员改造果园打药机械,取名“自走式”果园打药机,也获得了果农的认可,相关的知识产权也正在申报当中。

目前,全村酥梨面积由原来的2300亩增加至2800亩。葡萄面积由原来的100亩增加至400亩。2016年全村酥梨人均收入达7000元,10万元以上的达15户。贫困户由原来的123户减至现在的21户。

健全制度稳步推进

卢青锋还指导制定了《孝东村酥梨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帮扶工作三年计划》《孝东酥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方案》《蒲城孝东酥梨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等,他健全村级园区管理制度,理清了村级园区管理办公室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村级园区为村党支部领导下的产业发展管理机构,负责村园区企业管理、产业规划、技术引进、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建立了“村党支部+”的土地流转各项制度,目前共计流转土地35亩,参与农户10户,直接吸纳贫困户2户,带动贫困户10户。形成了“集约管理,关键环节个人负责”,即酥梨日常的修剪、施肥、打药、销售等均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管理,仅在酥梨的授粉、疏果、定果、套袋、套袋后第一次打药、卸果及卖果称重等7个人工量大、责任心强的关键环节上是农户个人负责。对于鲜食酥梨统一销售,扣除成本后先是贫困户与合作社二八分成,合作社收入后再与村集体五五分成。如果农户还参与存储环节的市场行为,对于该利润合作社和农户采取五五分成办法,从而实现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共同发展的产业脱贫孝东模式。

为做好这种模式的筹划卢青锋做了一整套方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截至目前先后召开会议六次,各项工作正按照合同约定正常推进。

脱贫攻坚卢青锋紧抓不放。他经常走访村上贫困户,进行思路帮扶,帮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利用各种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劳务、介绍就业信息等。他帮扶2名残疾人参加修鞋培训并获得修鞋机,制作了“柱子修鞋”“锋娃修鞋”的牌子,争取到贫困大学生蒋雪梅、张琼生到市科技局见习的机会。

贫困户张火运说:“我就需要的是你来和我交流思想。”贫困户魏铁柱说:“扶贫帮困你是第一。”他个人还出钱给贫困户吉生华买衣服、买药、交电话费,帮扶申请危房改造,吉生华盖房的临时用电、身份证丢了也找他,卢青锋的付出最后也感动了他,吉生华为表达谢意,向市科技局送去了锦旗,感谢市科技局为孝东村派来了好干部。

付出总有回报,去年农高会上,孝东千亩酥梨科技示范园获得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誉酥园”牌酥梨被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组委会评为“杨凌农科扶贫基地优质农产品”称号,并授邀在农高会上参加展出,为蒲城酥梨赢得了赞誉,获得了省市领导的好评。2017年6月蒲城孝东酥梨农业科技园区获市级园区认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地铁公司在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

    2017-10-25 19:02阅读

    石泉后柳:新型城镇化建设 奏响百姓幸福新乐章

    2017-10-24 18:03阅读

    西安召开律动长安 “一带一路”西部法律服务论坛

    2017-10-23 17:09阅读

    强秋淋致安康31万人受灾 省市启动救助应急响应

    2017-10-20 12:25阅读

    西安多个社区医院乙脑疫苗紧缺 市疾控:已供应90%将彻底解决

    2017-10-18 11:51阅读

    《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16 10:12阅读

    不达标非道路移动机械下月起禁入西安市场

    2017-10-13 11:4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