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航天基地90后F4:Fighter4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打赢病毒这场“歼灭战”中,不断有人冲在前面、干在实处。
疫情爆发时期,除了医院,最危险的地方就是留观点了。在航天基地的留观点,总共有10名工作人员,有安保、医护人员、专业消杀人员。这支队伍非常年轻,他们中90后有6名,最小的90后是专业的消杀人员韩文,他刚刚23岁。此外,还有四位特殊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来自于西安航天基地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的志愿者:杨晨昱、刘洋、李嘉、袁晨光。
刘洋和杨晨昱今年都是29岁,去年10月8号入职公司工作,在航天基地工作仅仅3个月,还算是新兵。但在留观点,他俩绝对是两名老兵了。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没有把自己当做新人,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意识,主动请缨走到一线。
春节放假回家,刘洋经常关注微博,了解到这个新型冠状病毒非常棘手,“公司26号下午紧急召回上班,我就意识到西安的情况也不乐观。”刘洋说,“27号看到公司群里有号召支援咱们航天防疫指挥部的消息,当时只想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就报名了,也没想很多。”
“我和杨晨昱来的早,这里工作很杂,我们主要是隔绝隔离点与外界的联系,不允许不相关人员随便进出,接收指挥部、交警、公安局送来需要隔离的人员,然后给他们消杀病毒,测体温、登记信息,做好基础的数据收集。负责将隔离人员的一日三餐给他们送到门口,配合指挥部解决隔离人员的个别问题,“刘洋说。“每天登门测体温3次并做好记录,一次接近40分钟,3次就是两个小时”,杨晨昱告诉小编,29日李嘉和袁晨光来了以后,多了帮手,就好了很多。
原本酒店歇业,服务员都放假了,除了日常防控工作,他们更是留观对象的服务员,要负责垃圾收集和清理,还有隔离人员的特殊需求。志愿者里最小的袁晨光今年24岁,他说,遇上疫情留观特殊情况,焦虑、无聊等多重情绪叠加,普通人在一间房间里呆久了难免会烦闷,留观对象会点外卖、采购一些生活用品,为了照顾好他们的情绪,袁晨光和同事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帮他们联系采购、取餐等等,让这些被隔离的人感受来自航天基地的温暖。
除夕到现在,留观点的人不断增加,他们工作的内容也在持续增加。为了联系到他们,同时不打扰到他们工作,小编分别添加了微信,用语音留言方式同时进行采访。
“老师,我要去送水果了”,刘洋留言道。
采访接近尾声,小编发现,27岁的李嘉一直没有留言,再次留言时得到了回复,“好,我正在盘点物资。”
一线的工作,他们在默默的付出,为了避免父母担心,他们只是告诉父母是在单位上班。
你们的青春热血,温暖着我们。我们不会忘记,这场战役还在持续,请你们务必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不要让父母牵挂。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