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港务区全域治水做好“水文章” 七位一体打造生态治理新典范
8月11日,立秋之后天气凉爽了很多,国际港务区陆港幸福岸线二期项目、灞河堤岸供市民休闲的步行道正在施工,护坡已经种上了各种植物。“明年的这个时候,灞河两岸绿树成荫,市民可漫步在河堤路上,站在观景台上一览灞河风光。”西安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作为西安奥体中心景观配套工程——灞河两岸提升改造工程(国际港务区段)南起北绕城高速,北至灞河入渭口,全长约8.17公里,其中核心区域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700余米,蓄水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工程兼具水利改造、淤泥固化、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多项工程、多种工艺,时间紧任务重。整个工程以“灵动、绿色、生态、柔美”为设计定位,结合灞河自然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奥体中心和国际港务区的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和标志性。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优质滨河主题公园,不仅成为水岸相接、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带,还将为奥体中心绘出一道华丽的滨水天际线,彰显西安城市活力,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成为西安国际港务区靓丽的绿色名片。
目前,灞河东岸河堤区扩宽、市政道路路基填筑已经基本完成,南北游园的地形也初具规模。按照计划,2020年9月底前将完成两岸市政道路、堤顶绿道、滨水步道及配套设施建设,12月前将完成苗木种植。
按照西安市《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国际港务区要打造一条集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七位一体4.0版国际级滨水景观范本、国内水生态治理典范,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灞河两岸提升改造项目通过生态重塑等设计手法,对河堤进行曲率化改造以恢复河道自然流态,打造一核(奥体中心西侧水秀广场为核心)、两岸(灞河两岸)、三道(市政道路、堤顶绿道、滨水步道)、八景(全运广场、金桂迎客、秦霸逐风、漕渠寻渡、榴花映天、龙腾灞水、灞上观澜、灞柳风雪)的生态公园,旨在营造一处“全开放、大融合、高参与、重生态、续文脉”的滨水空间。新建生态驳岸约12.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94万平方米,新建堤顶绿道14.6公里,滩区修复83.5万平方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