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领跑者”加速向前

2020-12-04 18:38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近期,西安捷报频传——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075.31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9%,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副省级城市;

截至10月底,328个在建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3.2亿元,达到年计划的110.3%,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高技术项目投资不断发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7.3%和87.1%;

……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西安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加快”的态势,是“6+5+6+1”产业体系构筑起的先进制造业强市愿景,是进一步发挥科教优势,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汇聚起的强大动力。

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西安阔步向前。

创新驱动:下一站,未来!

“前方到站,比亚迪胶轮有轨电车4号站。”在比亚迪西安公司二厂中,高高架起的轨道为远方的巍巍秦岭画出一条线谱,往来穿梭的云中巴士仿佛正在跃动的音符。

去年底正式在厂区运行的云巴,展示着公共交通的未来图景——进入站台闸机,人脸识别技术让乘客轻松刷脸进站;车厢内,无人驾驶的巴士定点出发;路途中,轨道随地势地貌起伏,空中的行程让人们放松心情。

“云巴具有高安全的属性,是一辆永不脱轨的列车,12级的台风来了也吹不倒。”该公司轨道业务事业部西北区总经理丁军说。此外,它还具有运行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能耗小、无噪声等优势。这使云巴成为全球智能通勤车,和大运量的地铁交通互补,开辟了空中交通第二界面。

云巴耗时7年、耗资近百亿元,是比亚迪公司拥有百分之百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事实上,不仅是云巴,比亚迪在乘用车、电子、汽车金融、商用车、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进行布局,紧紧抓住了自主创新这一发展奥秘,让传统汽车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隅可观全局。“我们的发展得益于方向准、起点高,汽车、轨道、新能源技术、电子全都在高速轨道上运行,源于高科技的工艺改造、产品改进、新产品投入。”比亚迪西安地区总经理刘振宇说,“尤其是在全省重点项目观摩之后,我感到产业发展在全省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非常振奋。大家信心足、心力齐,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三五年之内,西安一定会有更大作为。”

多点发力:推翻多米诺骨牌

“未来工厂”什么样?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的厂房给出了答案。

在这里,无人自动化生产线、5G网络、工业机器人……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术语,被活灵活现地诠释着。

“我们这个项目,就是按照未来工厂的示范基地进行打造,在这里要实现人、机器、设备的互联互通。”该公司商务总经理安迎莉说。

目前,博世力士乐线性导轨和柔性传送系统生产项目,生产的传输线、滑块、导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以及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行业。无人自动化生产线的推出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优化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高端装备产业的信息化,如同推翻的第一片多米诺骨牌,将在全产业链条的自我革新中产生巨大的驱动力。

不仅高端装备产业,西安多点发力,在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支柱产业领域,协同联动、创新驱动的效应同样显著。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等5大新兴产业、现代金融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和文旅产业共筑西安“6+5+6+1”产业体系,构筑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盘活资源:一棵树的启示

身处西部腹地,西安是如何吸引到诸多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纷纷落地?

“中兴科创园二期智能终端的生产总部从深圳迁到西安,主要是因为看好西安的发展。”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公共关系部总监黄鑫福说,2000年,中兴在西安落地时,只有一个百余人的研发中心。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兴逐渐将智能终端工厂、芯片研发、物联网等重要部门迁到西安。

“西安的高校、研究所林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居住环境也有很强的吸引力。”黄鑫福介绍,“我们的产业不断西迁,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这得益于西安雄厚的科技、人才、产业集群基础。”

据相关数据统计,西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背后,有着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200余家,相关科研机构20余家,学历教育机构12个,从业人员5万余人。

西安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如何盘活这些资源?西安高新区电子谷核心区中一棵8米高的“产业树”给出了答案——

“根部以科学家为基础,吸取养分;主干以芯片技术为支柱;枝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载体;顶部结出的丰硕果实是高新区内集成电路相关的企业。”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负责人崔振宇说,通过校地融合的方式,发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吸纳电子信息行业科研主体入驻,让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木可栖。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纽带、多种网络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为盘活西安的科教优势资源注入了汩汩活水。转自《陕西日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泡汤、滑雪、旅拍 这个冬天不太冷“冬游陕西 文旅惠民季”启动

    2020-12-04 00:15阅读

    西安市将开通118路公交车 125路406路公交站点有调整

    2020-12-03 22:03阅读

    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大秦赋》今晚在央视8套播出

    2020-12-01 20:09阅读

    11月27日西安空气质量从轻度污染变为良 12月初有望见蓝天

    2020-11-29 10:31阅读

    高速遇团雾有多可怕?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冬季开车务必小心

    2020-11-27 09:11阅读

    “上天给了我一手烂牌 但我也要打出精彩人生!” ——“无臂硬汉”脱贫记

    2020-11-24 08:45阅读

    为啥可以网上买水但不能网上退费?西安81岁老人想不通

    2020-11-21 22: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