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文艺走出去 让西安城市名片更闪亮

2020-12-16 18:04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新年将近,当各种“尾牙”“年会”渲染出专属年末的放松与闲适,汇聚西安各大文艺院团的西安演艺集团中的文艺工作者们依然异常忙碌:西演·西安话剧院的话剧《长安第二碗》《麻醉师》在全国的巡演正如火如荼,演出密集安排到了明年2月底;同一时间,西演·战士战旗杂技团的中国杂技剧《天鹅湖》马不停蹄,为全国34城观众送去惊艳演出;西演·西安市豫剧团的黄河流域巡演则刚刚结束不久;而今年拿下多个国际大奖的西演·西安儿艺,2021年重点剧目《火印》的全国巡演已箭在弦上,并受到国家大剧院的登台邀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把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作为西安市疫情之后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助下,西安市文艺团体积极行动,通过让“优秀作品走出去”,持续扩大西安城市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从豫剧团到话剧院,从秦腔到杂技,从本土故事到时代精品——今年以来,西安舞台文艺“走出去”的脚步从未停歇,这支“文艺之师”走出去的频率增加了,走出去的舞台升级了。当“走出去”成为西安舞台文艺2020年的“代名词”,通过拓展“朋友圈”,西安各文艺院团在地域不同的舞台上,讲述一个个精彩的西安故事、陕西故事、中国故事,让诞生在古城的舞台文艺佳作,如种子般播撒在全国乃至海外,展现西安城市名片形象与文化魅力,令三秦文艺花开香洒五湖四海。

精品大剧巡演不断

全国文艺舞台刮起“西安旋风”

“这两个月,我已经看了你们西安来的两部舞台作品——西安话剧院的《长安第二碗》和战士战旗杂技团的《天鹅湖》,演得棒!编排棒!故事棒!听说西安话剧院的《麻醉师》马上也要来演出了,又期待起来。今年很特殊,西安的文艺院团依然如此活跃,为我们带来这么多特色精品演出,真是了不起!”吴海波,是江苏张家港的一位普通戏剧爱好者,他开玩笑说:“西安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给张家港带来了一股‘西安旋风’。”

“西安旋风”并不只刮到了张家港,而是席卷全国。自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在上半年早已反复排练、摩拳擦掌的西安文艺人,立刻整装待发。

9月,西安市豫剧团《秦豫情》剧组近百名演职人员开启了黄河流域巡演活动,巡演跨越四省,带着真诚而热情的剧目,从古都西安到朝歌鹤壁,从商都郑州到汴京开封,从泉城济南到金城兰州,辗转六千多里路,以《秦豫情》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让来自三秦大地的“狮吼雄风”震撼黄河沿岸,惠及观众两万余人。

10月,由战士战旗杂技团创新性复排的中国杂技剧《天鹅湖》从西安出发,启动上海、苏州、济南等全国34城巡演。从“春之城宜春”到“海滨古城烟台”,从“生态衡水”到“大湖名城合肥”,团员们展示出熟稔的杂技技艺和带着“长安味道”的杂技新思,以精湛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真挚热烈的掌声,演出受到普通观众追随,引来多城相关单位的观摩“取经”。有外地观众接受采访表示:“战士战旗杂技团是央视春晚‘常客’,这样的杂技表演很难遇到,这样优秀的杂技艺术体验也少之又少,我很庆幸能够观看到此次战士战旗团队带来的优质作品,也期待再次相遇。”

让这股“西安文艺风暴”更加强劲和持久的,是西安话剧院两部重磅话剧《麻醉师》与《长安第二碗》在11月几乎同时开始的全国巡演。

此前,《麻醉师》曾举行了三轮全国巡演,创造了陕西文艺精品“走出去”的新高度。而今年西安话剧院再次开启《麻醉师》的全国巡演,更希望用剧中主人公陈绍洋的精神鼓舞携手战疫的全中国人民,用话剧的艺术形式温暖治愈全国观众的心。《麻醉师》本次巡演共计77天,跨越14省26城,共演出26场。不论在哪座城市中,观众眼含热泪观看该剧,成为最常见的一幕。在山东滨州演出时,台下两名观众就是医务工作者,她们发表观剧感言时几度哽咽,“这部话剧特别有代入感,特别打动人心,特别真切。”

不只送上“西安剧”,更呈上 “西安味”。11月起,西安话剧院与全国最大的院线——保利院线达成合作协议,话剧《长安第二碗》首轮全国巡演拉开大幕。《长安第二碗》本次巡演共计100天,跨越全国9省21个城市,共演出31场。西安话剧院代表陕西,把这碗有着葫芦头风味的“话剧高汤”送出去,将三秦人文、三秦美食和大秦之声传递到全国各地。在本次巡演的首站上海,观众们在剧场内外合影留念。演出结束后,沪上观众依然沉浸在剧中长安城沧桑巨变、人间冷暖中久久不能自拔,对演职人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秦正声”的精彩,同样在巡演中将最浓烈与赤诚的“西安情”带向全国。今年,西安易俗社应邀携10台精品剧目亮相甘肃庆城第四届旅游文化周,既有传统经典名剧又有新创精品剧目的秦声秦韵,精彩不断,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作为基层戏曲院团的“排头兵”,11月11日至14日,西演·周至剧团72名演职人员,带着经典大戏《黄河阵》《五女拜寿》《苏护进妲己》《狸猫换太子》《天河配》《劈山救母》《斩李广》《桃李梅》走进甘肃张掖市民乐县文化产业园,一口气连演8场。演出期间,从周围村镇呼朋唤友、携老扶幼赶来的上万名观众观看了演出。为了“抢”到一个好位子,大量当地群众在演出开始前2个小时就早早赶到现场“占座”。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在乡村道路上排起长龙。

据了解,虽然2020年尚未结束,但西安演艺集团旗下多个院团的2021年巡演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如西安易俗社《党的女儿》《劳模刘西有》《织梦人》三部新创秦腔大戏,都将晋京演出并计划进行全国巡演,《白蛇传》更计划跨出国门,进入海外观众视野。

一票难求的火爆背后

高质量演出助力西安文化新表达

既要叫好,也要叫座。对于任何一个文艺院团而言,开启“全国巡演”都是需要绝对胆识和底气的行为——不管是自身实力差,还是没把高质量的节目带出去,甚至对外埠观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考虑不周,都会对院团声誉和商业回报造成双重打击。

西安文艺,用巡演所到之处的火爆场面证明了自身底气。在上海,口碑相传的《长安第二碗》引发沪上观众的集体期待,一票难求,距离当日演出还有一个小时,上音歌剧院的检票口外已经排起了长队;在宜春、吉安、株洲、郑州、辽阳、沈阳……按照剧院规定的75%的上座率,杂技《天鹅湖》场场爆满,演出反响十分热烈,谢幕后观众们也不愿离去;在淄博《麻醉师》的演出舞台上,伴随陈绍洋妻子罗云声泪俱下的感慨,台下的观众跟着掉眼泪,不停地拿纸巾擦拭眼睛;在首届中国·西部(国际)儿童文化娱乐博览会上,儿童剧《我们是秦俑》用3天6场演出,引爆全场,经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评审,荣获“明星剧目奖”。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艺术精品工程,在西安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眼中,这些都是推动文化“走出去”领域不断拓展的根基,“一票难求”的背后,是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舞台作品,“‘走出去’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自信,需要有对舞台呈现的自信,对创作实力的自信,对讲好本土故事的自信。”

佐证寇雅玲所言,今年以来“走出去”面见全国观众的西安舞台佳作中,《麻醉师》先后荣获过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两项国家级大奖;《长安第二碗》今年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秦豫情》曾三度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满贯”作品;《二十四个奶奶》在今年由全球主流儿童戏剧机构联合发起的首届“成长艺术节”上同时荣获“中国故事奖”和“‘中国创造’优秀中国原创剧目奖”,是中国唯一获得两项大奖的剧目……

紧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民心,这是西安舞台文艺精品能够走出去的“法宝”。多支文化中坚力量主动出击,展示高质量精品,一方面展示整体实力,一方面同样打破时空界限,令西安文艺扬名,扩大了西安城市在全国层面的影响力,助陕西故事登上更大舞台。

今年第十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和2020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时,西安是唯一主宾城市,西安儿艺的儿童剧《我们是秦俑》应邀参加博览会,助力西安文化新表达。三天博览会、两场活动、两场演出,《我们是秦俑》在厦门充分发挥陕西网红文物IP作用,在西安“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展台与戏剧舞台吸睛无数,为所有嘉宾及观众带来一场属于戏剧的文旅盛宴,传递出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活力和魅力。

“走出去”不只在“巡演”

西安舞台文艺多头并进“迈开腿”

在省市各级宣传、文旅部门的扶持政策、具体举措助力下,在曲江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西安演艺集团大幅提升精品质量,积极探索发展的各种渠道。自生力量愈发强劲同时,西安舞台文艺今年“走出去”的步伐,不仅迈在了“巡演”这一单一实体舞台上。

在疫情席卷的全球背景下,开辟“走出去”的“新战场”——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儿艺拓展剧院引流和传播方式多渠道,打造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大潮下的儿童剧云播,全年组织参加线上直播展演16次;第五届西安儿童戏剧展演通过网络平台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46.9万余人次;“六一”期间,西安儿艺参加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举办的欢庆“六一”线上嘉年华活动,带领全国乃至世界小朋友“云游大唐”,收获好评不断。此外,西安儿艺的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参加由俄罗斯罗斯托夫戏剧节组委会发起的“比我们更好”网上戏剧节,受到多国戏剧权威及小观众们的热追;儿童剧《我们是秦俑》成为唯一一部第27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的中国入围项目,并通过“云端”进行世界播映,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了世界。

在“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下,西安演艺集团旗下院团通过文艺“走出去”,探索搭建消费扶贫的文化桥梁。当西安话剧院话剧《长安第二碗》在江苏省张家港保利大剧院上演时,一场主题为“苏陕工会一家亲·消费扶贫携手行”的陕西工会消费扶贫产品江苏行启动仪式也在这里隆重举行。演出大厅中,肉夹馍的香味拉开了这场艺术与美食盛宴的帷幕,极具关中风情的剪纸、皮影、手工布艺,憨态可爱的小老虎棉袄,鲜艳夺目的花馍,以及茶叶、土布、农产、蜂蜜、水果等各类扶贫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观众们一边品尝着各色美食,一边观看着大厅里播放的陕西消费扶贫宣传片,携手谱写新时代苏陕协作新篇章。

打造精品担使命,深化改革谋发展。当西安演艺集团创新改革发展实践已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标杆”,西安文艺舞台的先进经验做法同样“走了出去”。11月23日至25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培训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相关处室,中直院团相关人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文艺院团代表参加此次培训。受文化和旅游部邀请,西安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现场分享了题为《抢抓机遇创精品 深化改革谋发展——西安演艺集团创新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及做法,详细介绍了西安演艺集团如何走出困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西安舞台文艺“走出去”,是带着三秦厚土的诚意大步“走出去”,也是有血有肉地讲述西安故事、表现陕西文化、传递中国精神,让陕西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唱得响亮和自信地“走出去”。当“来自西安的舞台文艺”已成为剧院内外,被外埠甚至外国观众青睐的“响亮品牌”,它不仅润物细无声地对外展示与推介城市形象,更把传统西安与现代西安、古城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向四海带去西安人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实现着西安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西安舞台文艺正在大步“走出去”,也将继续坚定步伐“走出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全省信访工作专题研讨班观摩调研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智慧信访”工作

    2020-12-16 10:21阅读

    西安航天基地: 强化环境应急能力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2020-12-15 10:15阅读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加强法治建设 推进无黑恶城市创建不断深入

    2020-12-11 18:24阅读

    走出大巴山的“网红村” ——来自中国电信陕西公司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

    2020-12-10 06:15阅读

    岳华峰主持召开新中心新轴线规划建设专题会

    2020-12-08 06:02阅读

    西安市住建局:“公租房5年后可购买”系谣言 切勿上当!

    2020-12-04 20:11阅读

    兴平检察拟不起诉两起涉民营企业案件

    2020-12-02 02:0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