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我中总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和激情,成绩偏低。但那些对数学学习爱好,兴趣浓厚的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都很好。因此,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问题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而开端又重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个好的情境问题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基本情况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创造的前提,一个人有了欲望,就会想去满足,就会动手、动脑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教学中学生会经常遇到许多问题,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关心,这时适当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解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课件的形式,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枯燥的数学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五、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而感情交流尤为重要,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重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大多是基础差的学生,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不够,如:老师提问怕他们回答不上来而不问,这样他们可能有的一点点兴趣也可能慢慢减少。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关注,尤其要关注那些基础差、兴趣不浓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他们一些练习、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如在提问时可以给他们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与表现,同时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闪光点,多表扬和鼓励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基础好的学生要给他们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在问题探究与解决中进一步增强兴趣。
七、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史与爱国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中把数学或与数学有关的数学史以及与数学有关的数学故事介绍给大家,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国悠久的、光辉的数学史上受到了教育,同时对数学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正确、全面地认识,真正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源泉,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陕西省西乡县高川镇初级中学乔举堂)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