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人格塑造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担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篇》)
这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需要达到的最高层次,就是有担当,可以把幼小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令托付给他,面临紧要关头不会动摇屈服,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这样的人是一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我们的社会和政府目前就需要这样有担当的官员。笔者认为:“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不但是做官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第二层次:认知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德经·四十九章》)
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对一个领导之人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认知,怎么做老百姓的父母官?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领导干部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所谓的群众路线就是这个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把老百姓当回事,老百姓当然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告诫自己“以百姓心为心”。
第三层次:心态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德经·四十四章》)
有了良好的修养之后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句话是告诫领导干部一定要控制自己的私欲,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这里的“长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你的官龄长久,二是指你的寿命长久。老子说过“无欲则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里往往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这些原本看似丰美的资源就可能吞噬掉你的政治生命。
第四层次:修养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道经·三十一章》)
老子的这句话告诫我们,保持良好的修养,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最低要求,做官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为官之人首要之事乃“心静如水”,内心之修需达到平静淡泊,纵使取胜也不随意加以赞美,培养一些良好的、健康的业余爱好,多读一些能够陶冶情操的好书,时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修养是第一步。
文/廖世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