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产品变身电子垃圾 我们该如何走向环保?(3)
谁应该为电子垃圾买单?
淘汰的手机,扔在抽屉的一角,曾经寸步不离身的手机,就此变成了电子垃圾;曾经在校园里跟风购买的MP3,先是降级为U盘用,后来连当做U盘都被嫌弃了,因为它过时了,可能现在正躺在某个角落,又一个电子垃圾;买冰箱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买更划算,磨破嘴皮子跟店员要来的咖啡机,抱回家却一次没用过,放在柜子的一角,落了厚厚一层灰,它的身份也变成了电子垃圾……
据报道,全球每年废弃的手机约4亿部,其中中国有近1亿部。其中,废旧手机零件中含有铅、镉等有害物质。手机线路板和外壳都含溴阻燃剂,会引发人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免疫系统问题等。仅一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强度,即为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可污染60吨水。众所周知,废旧电池含有大量的锌、铅、镉、汞、锰、镍等重金属。一粒纽扣电池,即可污染600吨水;一节2号电池,便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不经意中,人类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成为了电子垃圾的制造者。
这些东西不可能被当成一张废纸扔进垃圾桶,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时候,付出了相对高的金钱的代价,如今,它不过就是不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而已;即便是卖给废品回收的买家,人家开出的价钱,肯定不会令人满意,所以,我们会想,与其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就这样放着吧。
于是,就这样放着,也许哪天要搬家,看到这些旧东西,觉得收拾、打包成为负担,才下定决心丢掉,它们这下就彻底的沦为垃圾。
我们手头上估计有很多这样半新不旧、半旧不坏的东西,弃之可惜、放在手里又用不着,对自己来说没什么用处,但对他人而言,可能正是其所需要的。与其在家里放着,不如转手给别人,可以是赠送,也可以通过二手物品的交换或买卖以及旧货的回收等各种方式,以此来实现电子旧货的再利用,在电子产品真的成为电子垃圾之前,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延长使用寿命。
我们没想成为制造电子垃圾的罪魁祸首,我们很无辜,我们很无奈,可我们还是那样做了。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便捷、有效的途径来处理它们。
如果有一个途径,能回收废旧手机,让这些手机变废为宝,我们乐意送去;如果有人能帮我们把那些还能用的数码产品、PC、小家电送给那些远在边区的孩子,让他们也用上这些,能帮他们长长见识,那我们会很高兴,哪怕再送上快递费都行……
还有很多如果,可能都是我们现在想不到的,但却很想为自己制造电子垃圾做些补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